第201章(3 / 3)
皇帝到底顾忌太上皇,没有直接赐死。但其他人就没那么好运了,跟随五王与七王行谋逆之举的全部赐死,二人心腹中有投诚、立功表现的可保家人性命,其余的都带着全家一起赴了黄泉。
甄家也被抄家,十四岁以上男丁全部斩首,任甄贵太妃在太上皇门外磕破了头,也没能救下兄长、侄儿的性命,昔日赫赫扬扬的顶级门户甄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至于甄贵太妃,她的家人、她的儿子犯下这样大错,她本也难逃一死。但皇帝念她对此并不知情,且陪伴太上皇多年,没有要她的命,只是贬为太贵人,继续伺候太上皇。
太贵人和贵太妃的区别可太大了!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娘娘,也能算是皇上半个正经长辈,太贵人就只是个小角色,旁人愿意给两分脸面,那是他们尊重,也是看太上皇的面子,但她本人已经没什么份量了。
至少仗着太上皇的势,训诫郡王妃这样的事,她是再也没有底气干了。
此案之后,京城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尤其是太上皇一党。
菜市口的血腥味仿佛还在鼻尖,皇帝的手段和狠辣令他们心惊。太上皇眼瞧着日暮西山,再跟着他与皇帝作对,真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而等到太上皇再无还手之力,或者……龙驭宾天,皇上大权在握,他们又会是什么下场?
当日站在太上皇身边的人固然有很多对他忠心耿耿,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利益。皇上用人与太上皇不同,且有自己的班底和心腹,想要出头并不容易,跟着太上皇就好多了。
事实上,在最开始那段时间,他们也的确得到不少好处,借由太上皇的帮助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但随着太上皇势力衰减,他们能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少,有些聪明人早已经改投皇上门下,如今还一心跟随太上皇的人已经不多了。
之所以不改弦易辙,是因为投向皇帝也没什么好处,还可能恶了太上皇,不划算。
但此事过后,他们再没有心思考虑划算不划算了,只想赶紧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免落得和五王党羽一般的下场。 ↑返回顶部↑
甄家也被抄家,十四岁以上男丁全部斩首,任甄贵太妃在太上皇门外磕破了头,也没能救下兄长、侄儿的性命,昔日赫赫扬扬的顶级门户甄家,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至于甄贵太妃,她的家人、她的儿子犯下这样大错,她本也难逃一死。但皇帝念她对此并不知情,且陪伴太上皇多年,没有要她的命,只是贬为太贵人,继续伺候太上皇。
太贵人和贵太妃的区别可太大了!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娘娘,也能算是皇上半个正经长辈,太贵人就只是个小角色,旁人愿意给两分脸面,那是他们尊重,也是看太上皇的面子,但她本人已经没什么份量了。
至少仗着太上皇的势,训诫郡王妃这样的事,她是再也没有底气干了。
此案之后,京城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尤其是太上皇一党。
菜市口的血腥味仿佛还在鼻尖,皇帝的手段和狠辣令他们心惊。太上皇眼瞧着日暮西山,再跟着他与皇帝作对,真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而等到太上皇再无还手之力,或者……龙驭宾天,皇上大权在握,他们又会是什么下场?
当日站在太上皇身边的人固然有很多对他忠心耿耿,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利益。皇上用人与太上皇不同,且有自己的班底和心腹,想要出头并不容易,跟着太上皇就好多了。
事实上,在最开始那段时间,他们也的确得到不少好处,借由太上皇的帮助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还能更进一步。
但随着太上皇势力衰减,他们能得到的好处越来越少,有些聪明人早已经改投皇上门下,如今还一心跟随太上皇的人已经不多了。
之所以不改弦易辙,是因为投向皇帝也没什么好处,还可能恶了太上皇,不划算。
但此事过后,他们再没有心思考虑划算不划算了,只想赶紧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免落得和五王党羽一般的下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