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年交战中,两国的国力都在不断消耗。
  最后谁也没把谁给灭掉,反而是两国都被内部的势力给取而代之了。
  只是大魏国取代南陈国时,就比较丝滑顺利。
  而北荒国灭北原国,就打得相当惨烈。
  所以北原国的一半国土,包括源北道,就都归了大魏国。
  至于北荒国现有的那些地盘,气候恶劣苦寒,又没有良田沃野,因此大魏国也没有硬啃的兴趣。
  但实际上,北荒国若一直不成气候也就罢了,若是遇上大魏国国力衰弱或者内乱时,北荒国就是大魏国的肘腋之患。
  开国一百多年,北荒国同大魏国的大战,就有过三次。
  最近的一次大战,就在十五年前。
  北荒国的军队,虽然不擅长攻城战,可他们流动快,打得过就杀人劫财,打不过就往国内一逃。
  而北荒国地广人稀,到处都是荒漠和草地,就连所谓的城池,都不过是跟大魏的小镇子差不多,不但没有城墙,就连个篱笆都没有,可以说防御力为零。
  但这样的小镇子,大魏国的军队去把它拿下,又有什么实际的用处呢
  总之,就是跟北荒打仗,不管打赢打输,都是大魏吃亏。
  正是因为这个,朝中就冒出来一些个主和派。
  主和派主张给北荒国一些好处,那北荒国每年南下,不就是为了抢点东西么?
  那不用他们抢就给点东西,他们不就不南下了么?
  不然打来打去的,耗费甚大,比给北荒国点好处,可就多了不少呢!
  所以算来算去,还不如大家和和气气地坐下来谈呢!
  第216章 将军竟然是他!
  只是主和派的政策,只奏效了不足五年就宣告失败了。
  因为北荒国压根不讲信义,越给他们好处,北荒国就觉得南边的大魏国软弱可欺,不然为啥连打都没打,就双手送上财帛呢?
  所以往往拿了好处都没满一年呢,就又点起了兵马南下了。
  最猖狂的一次,都打到了栖云城下了。
  也就是这回,撕破了主和派的面皮,打破了朝中君臣的幻想。
  而一代名将裴大将军就逢时登场。
  裴大将军原本不过是边境一个小小的军户,这位就跟真假公子里的假公子狄三郎一样,一刀一木仓地从一场场的争战中厮杀出来,甭管他参与的战斗是大是小,竟是奇迹般地都取得了胜利。
  而且裴大将军的运气也是极好,虽然从少年时起就上了战场,也受过无数次伤,但这些伤一点也不影响裴大将军的战力,反而是经验愈加老道,武力越发高超。
  只是他虽然立下了不少战功,也因此升为了把总,但边军驰弊,常年拖欠粮饷,朝廷又定下了主和之策,不许边境擅开战端,对于边军的胜仗并不重视,因此即使裴大将军空有将才,也是有志难伸。
  主和之策破灭,新皇锐意进取,定下北征之策,任命朝中的定国公蒋元丰为兵马大元帅,领兵十万,出征平定北荒。
  定国公府是开国就传下来的爵位,初代的定国公,那也是战场上威名赫赫的猛将。传到蒋元丰这儿,已是第四代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