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善堂的管事,也正是土地庙的庙祝,这位老庙祝,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他收下善信们捐来的财物,拿去买些陈米黑面,再配上些自家种的菜,熬成稀粥,供这些十来个孤儿勉强活命而已。
  这家善堂的条件,跟长明坊的那家一比,就差得多了。长明坊那家,好歹还有两个干活的婆子,一个打杂,一个做饭。
  而这家呢,连干杂活的人都请不起一个。
  长明坊的孤儿还能识上两个字,身上的衣裳虽旧,好歹都是整齐的。
  这边的孤儿们,衣裳不但破旧,还明显不合身,不是套在身上像麻袋,就是长袖长裤不够长,变成了七分的,还露出一截胳膊腿在外头,看眼神,也都是麻木混浊的。
  楼赛郎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姐妹俩在村里住的时候,虽然也穷,但也就是楼父刚没那会儿,过得十分窘迫,没多久,楼赛郎就学会了打猎挣钱了。
  若不是楼欣月被郑小白脸给迷了魂,两姐妹的日子倒也能过得去,吃饱穿暖没问题。
  这些孩子们,面黄饥瘦,衣衫褴褛,跟石盆村里最穷的人家孩子比起来,都看着更可怜一些。
  两姐妹将物资大头交给庙祝,又给庙里的孩子们一人发了点吃的,孩子们自然是双眼放光,连声道谢。
  楼欣月也不敢多留,和楼赛郎一道出来,心里不由感慨。
  “以后咱们若是有余力,每年也来送点东西吧。”
  她能从现代穿越到这个还算是安稳的朝代,又借着前人之力,挣了这么多的银子,每年拿出一点来回报社会,也算是应有之义吧。
  不过,说起来,反是那两个黑衣贼寻的借口提醒了她……
  楼欣月坐在回程的马车上,还在心里有一搭没一搭地琢磨。
  没想到才到了家门口,就见到了两个早已守在楼家的衙差。
  原来县令大人正好今日无事,听说了楼家被纵火的案子,十分重视,便打算开堂审案。
  这会儿刘师傅已经去上工,而贺秀贞和曹九爷两个人早都已经收拾停当,打算跟着过去。
  一问就是不放心姐妹俩小年轻的去见官。
  楼欣月费了番工夫,才把贺先生给劝住了。
  曹九爷虽然在衙门那边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好歹是在曹家书坊里做了这么多年的管事,对于如何同衙门中人打交道还是比楼家姐俩强的,就带上了他。
  楼欣月自打来了栖云城,也就是买房产铺子的时候,来过衙门里头登记改契,这审案子的大堂和县令大人,还是头一回见。
  好在这里的审案,无论是原告还是犯人,只需要行礼而不需要跪着,不然她这膝盖,可真是要遭老罪了。
  行罢礼后站到一边,楼欣月暗中观察,发现这里的陈设倒是跟从前在电视剧上差不多,县太爷人到中年,官服官帽,长须清瘦,目光中精光四射,这要是换个普通老百姓来,没准就得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一口了。
  而楼赛郎呢,她不光是头一回到这大堂上来,连电视剧啥的也没见过,再加上她们是原告并没什么压力,因此站到一边,还兴致勃勃地四处乱瞧。
  林县令也是今日闲来无事,随口一问,便听说有个纵火案。
  这纵火可不是小事啊!
  如今天热,又好几日没有下过雨,若真是烧将起来,把一整条街的房子铺子都给烧光了也不是没有可能。那可就是震惊全城的大案了!
  他当时就吩咐下去,传唤一干人等,即日升堂。
  这一干人都在堂下到齐,他打眼一扫,看到原告两个年轻女子,心里便觉恍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