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果然是只小小的银锭子,半两只多不少。
  刘秀才爱惜地摸了摸这只银锭子……这还是他头一回靠自己的能力,挣到这么多的银钱。
  若是他每月能挣到四五回,那他不但能养活得了自己,还能节余下来一点,隔两月就往家中捎去。
  刘秀才一路往回走着,路过那钱庄,便进去将银锭子都兑换成铜钱。
  一百个串成一串,一共五串。
  揣在身上沉甸甸的,也是让他的心热乎乎的。
  他一天花在吃喝上的钱,约莫是五文。
  一个月就要花掉一百五十文。
  除此外,一个月还得买那抄来的文试题集,这最少也得三百文。
  他以往都是靠写信和抄书来挣到这些钱的,每一文钱,都得精打细算,一睁银,就没有一刻空闲。
  如今这份稿酬,可就能够他一月花销了。
  若是他再投稿……
  想到这儿,刘秀才的脚步就不由得加快了。
  到了长安坊,刘秀才略一犹豫,打量了一番路边的摊贩,最后终是在一个卖杏老翁处,花二十文钱买了一篮黄杏。
  刘秀才回到药神庙,就取了半篮杏子送与庙祝。
  “张庙祝,刚才在路边买了些杏子,这些请您尝尝。”
  张庙祝已经年过五十,在这药神庙里已是做了三十年庙祝。
  这长安坊是栖云城里最穷的地方,住在这儿的老百姓,手里都没几个钱。
  若是得了病,哪里舍得去看病吃药呢。
  多半是到药神庙来,向张庙祝求一碗香灰符水回去喝。
  至于喝完了是病好了,还是病没了,那都要听天由命了。
  求这一碗香灰符水,自然不可能白求。
  穷一些的,就是给张庙祝送一碗粮食,两个鸡蛋,一块自家织的麻布。
  手头有钱的,就是给上两三文。
  张庙祝的日子,紧紧巴巴,但也饿不着,冻不着的。
  除此外,他这药神庙里有几间空着的厢房。
  若是有那在城里没住处投奔过来的,尤其是如刘秀才和郑书生这样的文士,识文言断字的,又要科举,并不敢作奸犯科,张庙祝略收上些好处,也就任他们住了。
  有人帮着做杂活,不用白不用么?
  这刘秀才在这里住了一年了,平时那个穷酸抠的,看得他有时候都想接济一番……就是可惜他手里也没有多少活钱。
  张庙祝接过了那半篮子杏,一边往嘴里塞了个,一边点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