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哪里的景色正美,哪里的野菜更肥,鱼儿更鲜。
  城中哪条道不好走,哪家新店开业,哪家清仓甩卖。
  若是留心听着,准能从上头听出商机,知道上哪儿能买着新鲜便宜的好货!
  更有不足三五千字的短故事,不过盏茶工夫就能听完,虽不如长篇话本内容丰富吧,可细细品味,倒也很有意趣。
  比如这个作者名为亦喜的,写的南地狐仙传说故事,就离奇诡异,细品之下,又有几分人生道理在里头。
  整个茶馆里说说笑笑的,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不过等小龚先生清了清嗓子以后,满室就都安静下来。
  “今日念的是半月报的第二页……卢大郎写的卢家驴汤馆的创业史。”
  这句话一出,众人就憋不住了。
  “啊,这报纸上头,居然还有这个?”
  “卢家驴汤馆我知道,就在平春坊一个冷僻巷子里头!那地方着实不好找,不过他家的驴汤,味道那是真好,尤其是冬日里喝上一碗,浑身都是暖烘烘的。”
  “可是真的?那我可要寻个时候过去尝尝!”
  “不是,那驴汤馆子味道好,我也晓得,可是这是卢大郎写的卢家驴汤馆的创业史?那卢大郎不是不识几个大字吗?他能写的出来?”
  众人七嘴八舌地一通说,小龚先生倒是很耐心地听完,这才看着半月报,笑眯眯解释。
  “这上头有写,是卢大郎口述,寻了代笔人写的。”
  众人互相望望。
  好家伙,还能这般?
  那要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人人都能在报纸上写两段?
  小龚先生继续念着报纸,这会儿他整个人都是休闲放松的,并不像在说书时那般全神贯注,但跟茶客们的关系,却是意外的更加融洽了。
  而卢家驴汤馆的创
  业史,却也是格外的好听。
  说是卢家自祖爷爷时起,已是三辈贫民。
  世代居住在栖云城南郊的村汉,到了卢大爷爷这一辈,家里就只剩下半亩薄田,压根养不活自己。
  养不活自己怎么办?只能进山里摘些山货,猎些野物……即使这般,也不过是勉强糊口,到了三十岁上头,都还没有银钱娶媳妇。
  曾有媒婆要给卢爷爷牵线说媒,说一个带着女儿和肚子的寡妇。
  但卢大爷爷自己虽然乐意,可是等寡妇来相亲时,一看他家只有间破破烂烂的土坯房,米缸里只有薄薄一个底,顿时脸色儿大变,又挺着肚子走了。
  卢爷爷可不就越发灰心丧气,光棍躺平了么?
  没想到在他三十三岁这一年,前朝昏君无道,十八路流民造反。
  栖云城那时候也有三路流民先后夺城,一时间城中大劫,死伤惨重,几乎家家戴孝,户户夜哭。
  卢爷爷他们村子离城近,听到乱兵的风声,就都进山躲避起来,等乱兵过去了再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