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况且,”方明昱直起身子,指着郭小凡的脸,“他脸上刀疤如此恐怖,怎可能做那靠脸吃饭的戏子伶人?!”
  “陛下天子威仪,一言九鼎,莫要被个假证人蒙蔽了!”
  李昭宁从一旁候着的小太监手中接过一沓装订好的纸笺:
  “郭小凡的验尸报告书,‘勒痕位于喉结上方’,而郭小凡才十岁!”
  李昭宁冷笑着将纸笺扔在地上,“这就是你说的绝无差错?”
  方明昱浑身一震,如梦方醒。
  “十岁……十岁……”他颤抖着膝行过去捧起那叠案卷,仔仔细细地看,待看清字迹时,浑身抖若筛糠,大汗淋漓。
  良久,他才哑着嗓子出声:“就算是臣失察……此儿身份也不清不楚……”
  他挣扎道,“万一他是柳莺莺为了脱罪而请来的,陛下岂不又被蒙在鼓里,被千秋万代指摘?!”
  李昭宁挑了挑眉:“举告者需举证,你说说,他怎么就不是郭小凡了?”
  方明昱的肩膀不停颤抖,支吾半天说不出话。
  李昭宁轻嗤一声,不再理会方明昱。
  她缓缓走上丹墀,在龙椅前站定,面色凝重,缓缓开口:
  “大理寺卿方明昱,徇私枉法、敷衍塞责,在其位而不谋其事,谪为青州刺史;”
  她的目光落在熟悉的面孔上,唇角竟沾上些许自己都未察觉的暖意:“吏部尚书裴砚,听旨。”
  裴砚缓缓走过来跪下道:“臣在。”
  “即日起,裴砚领大理寺卿一职,全权负责盛香坊一案。”
  第47章
  裴砚办事极其迅速且周全,不过才三四天,就将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相关人等一并归案,但就是迟迟不能结案。
  李昭宁问过几次案情进展,裴砚只告诉她不急,李昭宁也不好再详细问,只是再这么拖下去,那些弹劾裴砚的奏折就要堆成小山了。
  一是说他资历尚浅,且于破案一事上毫无天赋和经验,用他不妥;二是作为大理寺卿,亲自督办案件,未免跌了朝廷的份儿——
  就是看她不爽,或者看裴砚不爽。
  下午的延英殿内暑热正浓,殿外莺啼声声。
  长期案牍劳形,不免腰痛,李昭宁站来活动活动腰腿的时候,又有小太监递上来一份文书。
  李昭宁站在窗前,望了望小太监手中厚厚的一沓纸笺,手都懒得伸:“又是联名上书?”
  小太监福了福身:“回陛下,是裴寺卿。”
  她眼神一亮,忙上前将那叠文书接过来展开细看。
  文书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案件综述,二是详细的人证供词、物证描述;再后面则是验尸报告和补充说明。
  李昭宁一页页看得仔细,正惊喜于立刻就可以结案,哪知案件详情的最后一页赫然写明了高利贷的幕后操纵者:
  花间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