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2)
玉色的养身珠为主珠,颜色相近的草菩提珠子为辅,用红线交叉编织粗细两个款式的可收缩手链,没错就是上辈子大部分女生都会的那种,小卖部塑料绳编织的手链。
君柒为了保持自己绣娘手工达人的人设,最多在养身珠的两边编上一对福结,为了送到人心坎上还特意选了样式,像是如意结,平安结,桂花结,取意万事如意,平安长寿,蟾宫折桂。
君柒:我可真是善解人意。
几个姐姐,君柒有意识的多放几颗养身珠,其他人则都是一颗一条,还有留出一些当做赠礼,当然姐姐们给的都是双份,毕竟姐夫们身体好一些对姐姐们也是好事情,不过只有一颗养身珠再多就没有了。
君柒串了三串纯养身珠,一家三口各一串,翠兰嫂子和草儿给的三颗编成的手串,至于才一周岁的花儿就给她左右脚各一颗,直接和脚腕上的银铃铛串在一起。
肖玉书也收到了手链,一同来的还有一封信,是托他转交他舅舅明季的,周家要去寻硕南山张神医,想请托鸿远镖局接单护送,希望能由三爷明季亲自护送,若是不行也想请人详谈一番。
带上手链的肖玉书打开随信一起的盒子,发现里头也是一条手链,和自己的相近,只不过自己手上的手链三颗玉珠子,盒子里的有五颗。
肖玉书:周家搞什么手链大批送人吗?
虽然不知道周谨言他们为何一定指明要请舅舅,但就冲周谨言的医术,肖玉书是相信他是有些东西的,别人说去找传说中的张神医肖玉书还不怎么信,但是周谨言说去找,肖玉书还真信他能找到。
于是肖玉书不但转交了书信和手链,自己还写了一封信,希望舅舅明季能接下这一单委托,要是顺带请张神医看一看身体那就更好了。
毕竟忘却过去的事情一直让他舅舅耿耿于怀,舅舅当初被外祖父所救的时候,看着已经成年了,也不知道家中是否有妻儿,所以当年面对自己母亲的倾心也干净利落的拒绝了,到现在二十年了也没再娶的意思。
舅舅总说,若是他以前没有妻儿也罢,或者妻子已经改嫁也就罢了,但万一以后再相遇,妻子守着儿女为他孝顺父母操劳几十年,结果他却在外头另有娇妻幼子,那又该让为他守着的妻子情何以堪?又至自己后来娶的妻子生的儿女于何地?
肖玉书的外祖虽然对于养子迟迟不成家有些不虞,但,正是舅舅这样的正人君子,外祖才敢放心将家业交给他继承,也相信养子在他们老两口过世后会好好照顾外嫁的女儿。
事实也是如此,母亲在他幼年过世之后,舅舅就成了他最大靠山,他爹虽然还算有良心,但是他爹不是他一个的爹,他也不是爷奶唯一的孙子。
也是因为有舅舅做靠山,早年他才和家里的兄弟姐妹都相处的不错,才避免和他们一样平日里针锋相对,只为了争夺肖家那点子可怜的资源。
便是能拜太傅为师,除了他有天赋并且从不懈怠之外,更多的是舅舅曾于海上救过师父的独子,若不是有了这个救命之恩在,哪里轮得到他爹拜见师父,也就更轮不到他被师父看见,并且收为关门弟子了。
一开始家里不知道,还为了这事闹了好几处,他都被一惯还算友善的两个弟弟推进了池塘,好在祖母还算眼明心亮,狠狠收拾了闹腾的继母和伯母婶娘们,更是把他爹和叔伯都叫过去骂了一顿,才解决了这出大戏。
后面舅舅知道了,直接写了信送了大礼,托人将他送到了师父家里寄住,明面上是为了静心读书不被俗事所扰,但到底为何家里都知道。 ↑返回顶部↑
君柒为了保持自己绣娘手工达人的人设,最多在养身珠的两边编上一对福结,为了送到人心坎上还特意选了样式,像是如意结,平安结,桂花结,取意万事如意,平安长寿,蟾宫折桂。
君柒:我可真是善解人意。
几个姐姐,君柒有意识的多放几颗养身珠,其他人则都是一颗一条,还有留出一些当做赠礼,当然姐姐们给的都是双份,毕竟姐夫们身体好一些对姐姐们也是好事情,不过只有一颗养身珠再多就没有了。
君柒串了三串纯养身珠,一家三口各一串,翠兰嫂子和草儿给的三颗编成的手串,至于才一周岁的花儿就给她左右脚各一颗,直接和脚腕上的银铃铛串在一起。
肖玉书也收到了手链,一同来的还有一封信,是托他转交他舅舅明季的,周家要去寻硕南山张神医,想请托鸿远镖局接单护送,希望能由三爷明季亲自护送,若是不行也想请人详谈一番。
带上手链的肖玉书打开随信一起的盒子,发现里头也是一条手链,和自己的相近,只不过自己手上的手链三颗玉珠子,盒子里的有五颗。
肖玉书:周家搞什么手链大批送人吗?
虽然不知道周谨言他们为何一定指明要请舅舅,但就冲周谨言的医术,肖玉书是相信他是有些东西的,别人说去找传说中的张神医肖玉书还不怎么信,但是周谨言说去找,肖玉书还真信他能找到。
于是肖玉书不但转交了书信和手链,自己还写了一封信,希望舅舅明季能接下这一单委托,要是顺带请张神医看一看身体那就更好了。
毕竟忘却过去的事情一直让他舅舅耿耿于怀,舅舅当初被外祖父所救的时候,看着已经成年了,也不知道家中是否有妻儿,所以当年面对自己母亲的倾心也干净利落的拒绝了,到现在二十年了也没再娶的意思。
舅舅总说,若是他以前没有妻儿也罢,或者妻子已经改嫁也就罢了,但万一以后再相遇,妻子守着儿女为他孝顺父母操劳几十年,结果他却在外头另有娇妻幼子,那又该让为他守着的妻子情何以堪?又至自己后来娶的妻子生的儿女于何地?
肖玉书的外祖虽然对于养子迟迟不成家有些不虞,但,正是舅舅这样的正人君子,外祖才敢放心将家业交给他继承,也相信养子在他们老两口过世后会好好照顾外嫁的女儿。
事实也是如此,母亲在他幼年过世之后,舅舅就成了他最大靠山,他爹虽然还算有良心,但是他爹不是他一个的爹,他也不是爷奶唯一的孙子。
也是因为有舅舅做靠山,早年他才和家里的兄弟姐妹都相处的不错,才避免和他们一样平日里针锋相对,只为了争夺肖家那点子可怜的资源。
便是能拜太傅为师,除了他有天赋并且从不懈怠之外,更多的是舅舅曾于海上救过师父的独子,若不是有了这个救命之恩在,哪里轮得到他爹拜见师父,也就更轮不到他被师父看见,并且收为关门弟子了。
一开始家里不知道,还为了这事闹了好几处,他都被一惯还算友善的两个弟弟推进了池塘,好在祖母还算眼明心亮,狠狠收拾了闹腾的继母和伯母婶娘们,更是把他爹和叔伯都叫过去骂了一顿,才解决了这出大戏。
后面舅舅知道了,直接写了信送了大礼,托人将他送到了师父家里寄住,明面上是为了静心读书不被俗事所扰,但到底为何家里都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