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寡人若想杀你……"
  楚云轩将焦木掷入炭盆,火舌腾起的瞬间照亮他眉间阴鸷,"你活不到李明月兵临城下。"
  林宸望着炭火中蜷曲的桃枝,恍惚见着公子临别时的笑,然后握着他的手说:"林宸,你要在太平年月里老死……"
  可这乱世烽烟里,哪有什么白首同归?
  五更鼓响,禁军送来北境最新战报。
  楚云轩扫过"李明月夜渡洛水"的字样,转身将奏折扔在林宸面前:"丞相要殉前朝,不妨等看过长安落日。"
  晨光穿透云翳的刹那,林宸摇摇晃晃起身。
  "臣……请守朱雀门。"
  林宸重重叩首,玉冠坠地时溅起清脆的碎响。
  楚云轩笔锋未停,朱砂在"准奏"二字上泅开血色的痕。
  当承平殿只剩他一人时,楚云轩伸手探向炭盆,焦黑的桃枝早已化作灰烬。
  ……
  残破的旌旗浸在墨色里,北岸枯苇丛中惊起数点寒鸦。
  李明月卸了银甲,单衣上凝着霜色,赤色披风被夜风卷作一痕血浪。
  他接过亲卫递来的铜壶,饮下半口便递给身侧裹着青氅的苏珏。
  "明日午时,辎重便能尽数过河。"
  苏珏指尖敲在舆图边沿,青玉扳指碰出细碎声响,"只是探马来报,上游有三百流民滞留。"
  火把在帐前噼啪炸响,李明月将铜壶搁在沙盘边沿:"取二十车粮草,教他们随军南迁。"
  他指尖划过舆图上蜿蜒的洛水,"当年在冀州,你教安甫不可使剑锋沾百姓血。"
  苏珏垂眸轻笑,灯火在他眼尾折出细纹。
  “陛下好记性。”
  夜巡的梆子声自营外传来,李明月忽地起身掀帐。
  寒星坠在洛水波心,对岸长安城的轮廓隐在雾霭中。
  他解下腰间佩玉掷给亲兵:"着人将城南官仓开了,布告四方——凡归顺者,秋赋减半。"
  "陛下倒是愈发像文皇帝了。"
  苏珏拢着氅衣跟出来,话音里带着咳,"当年王爷出潼关时,也是这般焚契分田。"
  李明月望着河面浮动的渔火,难免想起七日前攻破荥阳时,那个捧着陶瓮拦在马前的瞎眼老妪。
  瓮里装着新酿的黍酒,说是要祭奠十年前被西楚士兵屠戮的儿孙。
  那时苏珏在马上轻声道:"民心如水,载舟亦覆舟。"
  中军帐内烛火通明至三更,舆图上朱砂勾画的箭头直指含元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