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1 / 4)
穆羽的箭囊空空如也,弓弦已断成三截。
她站在瓮城废墟里,颤抖的指尖拂过父亲破碎的护心镜,镜面倒映出沙丘间零落的金甲残片。
李书珩的玄铁枪插在突厥可汗的金盔上,枪杆没入冻土三尺。
他倚着断枪小憩,睫毛上凝着血珠,掌心还攥着半截染血的束甲绦——那是昨夜阿姊为他裹伤时撕下的衣角。
李明月找到李元胜时,李元胜正坐在断龙石上拭剑。
沙暴卷走了所有旌旗鼓角,唯有那柄跟随他三十年的青锋剑,仍在晨曦中泛着冷光。
李明月注意到父亲左脚靴底已然磨穿,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
"过来。"
李元胜的声音沙哑得可怕。他剑尖挑起个牛皮水囊,内里晃动的却是火油:"沙暴过后,联军残部必走黑水河……"
"父亲不可!"
三兄妹的惊呼同时响起。穆羽的断弓、李书珩的残枪、李明月的火折子,齐齐指向李元胜脚下——那里埋着足以炸平半座山崖的震天雷。
李元胜却大笑起来,笑声震落鬓角霜雪:"老夫是要你们烧桥!"
剑锋忽转,指向东南方若隐若现的浮桥:"沙暴埋了归路,这是他们最后的生门。"
是以,穆羽的火矢点燃了浮桥时,最后一支联军正在渡河。
赤翎箭穿透三面皮盾,将火油罐钉在桥桩上。
李书珩的玄铁枪掷出雷霆之势,枪尖撞碎冰面的脆响里,整座浮桥轰然塌入急流。
李明月蹲在崖边记录战损,狼毫笔突然顿住——父亲拄剑而立的影子在朝阳下拉得很长。
李元胜甲胄缝隙间垂落的绷带,正随着朔风轻轻摆动。
那绷带末尾,分明绣着四个歪扭的小字:长命百岁。
那是他们儿时的手笔。
嘉峪关的残雪开始消融。
李元胜站在重新浇筑的东门前,等着最后的战报。
"报——!"
传令兵的呼喊惊起寒鸦,"三十里外发现联军残部!"
拔剑的动作牵动旧伤,剑锋却在出鞘时稳如磐石。
李元胜望着三个瞬间绷直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镇守玉门关的清晨。
边境的风依旧凛冽,却再也吹不散这满关的李字旗。
……
不知是不是上天眷顾。
苦战三日,冀州军险胜,三国联军节节败退,最终撤离嘉峪关。 ↑返回顶部↑
她站在瓮城废墟里,颤抖的指尖拂过父亲破碎的护心镜,镜面倒映出沙丘间零落的金甲残片。
李书珩的玄铁枪插在突厥可汗的金盔上,枪杆没入冻土三尺。
他倚着断枪小憩,睫毛上凝着血珠,掌心还攥着半截染血的束甲绦——那是昨夜阿姊为他裹伤时撕下的衣角。
李明月找到李元胜时,李元胜正坐在断龙石上拭剑。
沙暴卷走了所有旌旗鼓角,唯有那柄跟随他三十年的青锋剑,仍在晨曦中泛着冷光。
李明月注意到父亲左脚靴底已然磨穿,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
"过来。"
李元胜的声音沙哑得可怕。他剑尖挑起个牛皮水囊,内里晃动的却是火油:"沙暴过后,联军残部必走黑水河……"
"父亲不可!"
三兄妹的惊呼同时响起。穆羽的断弓、李书珩的残枪、李明月的火折子,齐齐指向李元胜脚下——那里埋着足以炸平半座山崖的震天雷。
李元胜却大笑起来,笑声震落鬓角霜雪:"老夫是要你们烧桥!"
剑锋忽转,指向东南方若隐若现的浮桥:"沙暴埋了归路,这是他们最后的生门。"
是以,穆羽的火矢点燃了浮桥时,最后一支联军正在渡河。
赤翎箭穿透三面皮盾,将火油罐钉在桥桩上。
李书珩的玄铁枪掷出雷霆之势,枪尖撞碎冰面的脆响里,整座浮桥轰然塌入急流。
李明月蹲在崖边记录战损,狼毫笔突然顿住——父亲拄剑而立的影子在朝阳下拉得很长。
李元胜甲胄缝隙间垂落的绷带,正随着朔风轻轻摆动。
那绷带末尾,分明绣着四个歪扭的小字:长命百岁。
那是他们儿时的手笔。
嘉峪关的残雪开始消融。
李元胜站在重新浇筑的东门前,等着最后的战报。
"报——!"
传令兵的呼喊惊起寒鸦,"三十里外发现联军残部!"
拔剑的动作牵动旧伤,剑锋却在出鞘时稳如磐石。
李元胜望着三个瞬间绷直的身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镇守玉门关的清晨。
边境的风依旧凛冽,却再也吹不散这满关的李字旗。
……
不知是不是上天眷顾。
苦战三日,冀州军险胜,三国联军节节败退,最终撤离嘉峪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