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2)
只是萧何没想到,除了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他们没见过的粮食作物之外,现在竟然又多了一个土豆。
要是这些土豆真的也是高产量的粮食作物的话,那么别说是一万斤了,就算再来几万斤他也能把它们全都种喽。
“看来真的得给白龙记头功才行。”刘邦喜气洋洋地道,“要不是它的话,我们哪能发现那么多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
刘邦他们那边是喜气洋洋了,项羽他们那边却不一样,虽然这个时候的楚军并不知道刘邦他们不仅迎来了黄豆的丰收,甚至还拥有好几种高产量的粮食作物,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情况不太妙。
之前经过彭城一战后,不少和刘邦联手的人都纷纷背叛了他,改为投靠他们楚国。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在那种情况下背叛了刘邦,至少彭越就没有,他不仅没有背叛刘邦,反而还帮着刘邦屡次对楚军出手,这让项羽提起他就气得牙痒痒的。
因为这不是彭越第一次为了别人对抗他了。
当初田荣不满项羽的分封,决定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那个时候彭越就帮着田荣将项羽派去的萧公角打得落花流水。
后面刘邦号令天下诸侯豪杰一块伐楚的时候,彭越也是二话不说就带着他的三万士兵归附了他,并且积极地加入了刘邦的伐楚计划中。
虽然最终刘邦的伐楚计划失败了,但是彭越仍然站在他那边,现在更是经常帮着刘邦游动出兵,不仅企图攻击他们,还企图在梁底截断他们楚军的后援粮草。
这简直把项羽气得够呛。
尤其是现在得知韩信和刘旋他们继平定了代国之后,又将赵国收入了囊中,项羽更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因为一个刘旋,他先是丢了一个大脸,再是丢了两千多匹战马,之后更是接连折损了项冠和龙且他们这些大将,除了章邯之外,现在又让她帮忙干掉了两个盟友。
这些坏事一桩接一桩地来,以至于项羽现在都形成条件反射了,一听到刘旋的名字,还没来得及知道她又做了什么,他就开始头疼。
但凡他要是早知道刘旋是这样一个难搞的角色,当日他就应该宁杀错,勿放过。
“大王,彭越此人甚是狡猾,我们楚军与他交手,他一直秉持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原则,他这么做的话,短时间之内还好,但长此以往,绝对会影响我们楚军的士气和精力,最终迫使我们疲于应付。”
范增并没有听说过“游击战”这三个字,但是他对彭越的打法却显然有所了解了,也预料得到他这个作战战术一旦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话,那么倒霉的肯定是他们楚军。
所以范增对项羽提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不选择和彭越化干戈为玉帛?”
项羽一听,皱眉看向范增:“亚父你的意思是让我拉拢彭越?”
“对。”范增说,“彭越当初平定了梁地,本就战功累累,但是刘邦却在他和魏豹之间选择了魏豹,只让彭越担任了魏国的相国,刘邦此举,我不信彭越心中会没有半点不满。”
“大王若是能够拉拢彭越,册封他为诸侯王的话,我相信彭越定会对大王你死心塌……”
范增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就已经被听不下去的项羽给打断了:“你不必再说了,亚父,我是不可能拉拢彭越,更不可能册封他为诸侯王的。”
这下轮到范增皱眉了:“为何?”
“彭越是什么出身?当初他也不过是个盗贼罢了,若非适逢乱世,像他那样的人哪有机会出头?”贵族出身又天生拥有神力的项羽有时候连自己同宗同族的人都不大看得起,又怎么可能看得起彭越那种出身的人?
而且彭越的打法在项羽看来实在是太无赖了,他若是有胆量的就跟他名正言顺地打一场,别使那种上不得台面的战术。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怎么可能同意拉拢彭越?更别提给他分封了。
虽然项羽已经意识到战事不利了,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骄傲,他不觉得自己堂堂西楚霸王这会儿得沦落到拉拢彭越那种人的地步。
范增作为项羽的军师兼亚父,他当然知道他骨子里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了,从前他觉得他这个毛病无伤大雅,毕竟他的出身和本事确实是允许他骄傲。 ↑返回顶部↑
要是这些土豆真的也是高产量的粮食作物的话,那么别说是一万斤了,就算再来几万斤他也能把它们全都种喽。
“看来真的得给白龙记头功才行。”刘邦喜气洋洋地道,“要不是它的话,我们哪能发现那么多高产量的粮食作物?”
……
刘邦他们那边是喜气洋洋了,项羽他们那边却不一样,虽然这个时候的楚军并不知道刘邦他们不仅迎来了黄豆的丰收,甚至还拥有好几种高产量的粮食作物,但是他们知道他们的情况不太妙。
之前经过彭城一战后,不少和刘邦联手的人都纷纷背叛了他,改为投靠他们楚国。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在那种情况下背叛了刘邦,至少彭越就没有,他不仅没有背叛刘邦,反而还帮着刘邦屡次对楚军出手,这让项羽提起他就气得牙痒痒的。
因为这不是彭越第一次为了别人对抗他了。
当初田荣不满项羽的分封,决定自立为齐王,起兵反抗项羽,那个时候彭越就帮着田荣将项羽派去的萧公角打得落花流水。
后面刘邦号令天下诸侯豪杰一块伐楚的时候,彭越也是二话不说就带着他的三万士兵归附了他,并且积极地加入了刘邦的伐楚计划中。
虽然最终刘邦的伐楚计划失败了,但是彭越仍然站在他那边,现在更是经常帮着刘邦游动出兵,不仅企图攻击他们,还企图在梁底截断他们楚军的后援粮草。
这简直把项羽气得够呛。
尤其是现在得知韩信和刘旋他们继平定了代国之后,又将赵国收入了囊中,项羽更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因为一个刘旋,他先是丢了一个大脸,再是丢了两千多匹战马,之后更是接连折损了项冠和龙且他们这些大将,除了章邯之外,现在又让她帮忙干掉了两个盟友。
这些坏事一桩接一桩地来,以至于项羽现在都形成条件反射了,一听到刘旋的名字,还没来得及知道她又做了什么,他就开始头疼。
但凡他要是早知道刘旋是这样一个难搞的角色,当日他就应该宁杀错,勿放过。
“大王,彭越此人甚是狡猾,我们楚军与他交手,他一直秉持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原则,他这么做的话,短时间之内还好,但长此以往,绝对会影响我们楚军的士气和精力,最终迫使我们疲于应付。”
范增并没有听说过“游击战”这三个字,但是他对彭越的打法却显然有所了解了,也预料得到他这个作战战术一旦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话,那么倒霉的肯定是他们楚军。
所以范增对项羽提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何不选择和彭越化干戈为玉帛?”
项羽一听,皱眉看向范增:“亚父你的意思是让我拉拢彭越?”
“对。”范增说,“彭越当初平定了梁地,本就战功累累,但是刘邦却在他和魏豹之间选择了魏豹,只让彭越担任了魏国的相国,刘邦此举,我不信彭越心中会没有半点不满。”
“大王若是能够拉拢彭越,册封他为诸侯王的话,我相信彭越定会对大王你死心塌……”
范增的话还没有来得及说完,就已经被听不下去的项羽给打断了:“你不必再说了,亚父,我是不可能拉拢彭越,更不可能册封他为诸侯王的。”
这下轮到范增皱眉了:“为何?”
“彭越是什么出身?当初他也不过是个盗贼罢了,若非适逢乱世,像他那样的人哪有机会出头?”贵族出身又天生拥有神力的项羽有时候连自己同宗同族的人都不大看得起,又怎么可能看得起彭越那种出身的人?
而且彭越的打法在项羽看来实在是太无赖了,他若是有胆量的就跟他名正言顺地打一场,别使那种上不得台面的战术。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怎么可能同意拉拢彭越?更别提给他分封了。
虽然项羽已经意识到战事不利了,但是他仍然有自己的骄傲,他不觉得自己堂堂西楚霸王这会儿得沦落到拉拢彭越那种人的地步。
范增作为项羽的军师兼亚父,他当然知道他骨子里是一个多么骄傲的人了,从前他觉得他这个毛病无伤大雅,毕竟他的出身和本事确实是允许他骄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