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10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职工们有时候是有盲从性的,意志不坚定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别人的观点所影响,如果一直放任不管,负面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多,很容易影响职工们的积极性,影响自己这个厂领导在职工们心目中的威信。
  所以,秦今朝跟沈岳良商量后,借着这次全员都到场的机会,阐述了自己成立双氧水厂的初衷,还有自己的愿景。
  “让我们万众一心加油干,再创海州厂的辉煌,让每个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话音刚落,观众席上就有人跟着一起喊:“再创辉煌,过上好日子!”
  起初参差不齐,很快,就响成一个声音。
  站在台上的秦今朝目光朝着属于维修车间的座位上看过去,正好和坐在第一排的颜丹霞目光相碰。
  颜丹霞脸色发红,正跟着大家一起高声喊着,碰触到秦今朝的目光后,朝着他笑了起来,攥成拳头挥舞着的右手拇指伸出,朝着秦今朝比了过去。
  秦今朝笑着,走下了舞台。
  1983年2月末,搁置许久的“合成氨和尿素装置管控一体化”项目,终于得到计划委员会的回馈:通过了“七五”计划项目组的审核,被正式列入到“七五”计划项目中。
  这个结果,秦今朝已经提前从祝焕之教授那里得到消息,只是计划委员会还没有正式下发通知,他便也忍住没说。这回正式的文件下来,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庆祝了!
  很快,海州大化厂的广播里,报纸上,黑板报上,宣传栏里,铺天盖地宣传着这一好消息。
  因着新年联欢会上,秦今朝的演讲,再加上之后工会、各车间单位对职工们的思想教育,大家对于开办双氧水厂,对于借贷的事情多了许多了解,绝大多数职工站到了秦今朝这面儿。
  这一好消息的到来,使得职工们欢欣沸腾,到处都是对秦今朝的赞誉之声。
  “七五”计划,可是国家级的项目,能够入选的,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是将会载入史册的!
  而且,还会获得充足的资金支持,还有政策支持,这更加奠定了海州大化厂在化工领域领头羊的地位!
  在此之后,背后说秦今朝是非的人更少了,即使有顽固分子认为他的做法不对,也有人立刻反驳。
  “你先干成秦厂长干的那些事儿再来说他的坏话!”
  更有人批评他:“秦厂长那是有长远考虑的,谁跟你似的,鼠目寸光,就只能看见眼巴前这么一点点利益得失?我这辈子,儿子,还有孙子那一辈儿,都想在海州厂捧铁饭碗!你这话可别让秦厂长听见,让他寒了心。人家是首都人,不在海州厂了,多的是地方抢着要他,要是秦厂长不在了,咱海州厂可咋办?”
  ……
  职工们的变化,很快就传入到秦今朝耳朵中,他讲给了颜丹霞听,她也是倍感欣慰,只觉得海州厂的职工们还是聪明的,能分辨得出好坏对错的。
  管控一体化项目进入到了“七五”计划体系之中,不过,这个项目实施时间跨度比较大,难度也比较大,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也不会一直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这个项目上。项目组的每个成员各有分工,大家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交流成果,定期开碰头会议。
  而秦今朝将一分部精力放在双氧水厂上。
  第99章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 双氧水厂的厂址选好,就在厂区南侧闲置的土地之上,等到3月初, 冻土化冻之后, 便可以开始破土动工。这段时间, 在做动工之前的准备,比如采购砖石、钢筋、水泥等等。
  设备是秦今朝借贷款之前就已经选好,选定的是江南机械厂uh350型号的国产全套机器, 仿制德国的设备,并改良了原版设备的很多缺点, 性能更是优于原装进口的设备,价格也便宜,仅只是进口设备的三分之一。
  这是小涂他们这个小组,在跑了国内几家能够生产双氧水设备的机械厂, 又亲自去双氧水厂做对比之后, 得出的结论。
  施工建设队伍,准备请赵北省化工工程建设总公司来进行。他们有丰富的化工工程建设经验, 宝安市双氧水厂就是由他们建设完成的。
  万事俱备,只等开工。
  此时, 秦今朝却听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那天,他正在办公室里,听取双氧水项目筹备小组组长胡鉴的汇报,沈岳良就敲了门进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