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8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事儿秦今朝也知道,他去国外大化厂参观过,欧美国家的报废标准均为十年。但我国花了大笔的外汇才将这套设备引进,不可能只用十年,就不用了。
  只是,颜丹霞也跟他说了,目前机器的很多零件都开始逐渐老化,必须也得开始采取措施了。
  “我想,从下个月开始,由维修车间牵头,开始逐一排查各车间、工序机器的老化问题,汇总起来,跟技改办公室一起,逐一解决。”秦今朝说着,“我一直有留意国内外行业内最先进的技术,我的想法是,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来改造这些旧机器,没有合适的技术可以改进,我们也可以请化工专家们跟我们一起攻克难题。”
  沈岳良笑,就知道秦今朝已经有了应对方法,跟他一起工作,只要放平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就会非常轻松。
  他点点头,说:“既然你已经有了应对方法,我就放心了。还是那句话,不管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
  秦今朝看着沈岳良,也欣慰地笑了。
  曾经一度,他感受到了沈岳良的变化,很担心自己会不得不将他弄走。沈岳良的今天是他一手操作的,是被硬推到这个位置上的,破坏了他原本循规蹈矩的工作和生活,给了他权利,养大了他的野心,如果将来像是绊脚石一般,被踢开,秦今朝心里也会不舒服,会有内疚之感。
  而此时的沈岳良,显然已经恢复到了刚刚与自己达成联盟时的状态。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才能够想通,转变思想。但,这令秦今朝长长舒口气。同时,也有些敬佩沈岳良,人在猛然接触到权利之时,野心膨胀、越加渴望权利,是人之常情,但能在权力欲望高涨的时候,及时收手,恢复平常心,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这跟“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是同一道理。
  晚间,秦今朝和颜丹霞吃完饭后,一人占据着书房的一张桌子。一人翻着国外期刊,一人看着国内期刊。
  颜丹霞现在英语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可以跟人简单地做日常交流,但是阅读这些专业的期刊,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跟汉语不同,会有些专门的单词、术语,即便是秦今朝,有时候也需要借助专业词典。
  幸好,今年以来,这种国际性的期刊在燕市外文书店就可以买到了,秦今朝拜托同学,有新期刊到货,就帮自己购买并且邮寄过来。
  他正在阅读的这本,是美国一本叫做《化工》的专业性杂志,属于技术型和商业相结合的杂志,手上正在阅读的这份是去年12月份的期刊,他上个月拿到的,之后阅读过无数次。
  “这种带压密封堵漏技术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对泄露部位进行有效封堵。我在化工部资料室对比了目前世界上其他的堵漏技术,这是最先进的。”秦今朝跟颜丹霞说道。
  他将自己做的笔记递给颜丹霞,上面有一些公开的技术参数。
  颜丹霞仔细看着,说:“引进这种技术,价格恐怕会比较高。”
  秦今朝:“是啊,西方人掌握着技术话语权,处于垄断地位,就可以随意定价。只是,我对比了参数,这种技术最好。”他说着,有些遗憾地继续说道:“可惜,我们国家目前不具备生产这种技术所需要的材料,不然,咱们也可以自己做。”
  密封堵漏技术最重要的稳定,需要承受介质压力和温度波动的变化。这种技术在不需要停产停工下进行,使用之后,可以大大降低安全风险,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能源消耗。
  除了密封堵漏技术,秦今朝还准备陆续引起其他能增强机器使用寿命的技术,粗略算了算,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颜丹霞:“要是自己做,就能省下大批的外汇了。要是我们也能做东西,卖给外国人就好了。”
  秦今朝笑:“现在不可以,以后一定可以的。”
  第二天来到办公室,秦今朝便伏案,开始写关于引进密封堵漏技术的报告,报告需要提交给化工部,化工部审核批复后,需要提交给中技进出口总公司,由他们负责从国外引进技术。
  这份报告,他准备亲自去化工部提交,并和中技进出口总公司谈判,因为之后陆续还有有相关技术需要引进,需得阐明这些技术对于海州厂乃至大化肥行业的重要性,让化工部和中技都重视起来才行。
  很快,秦今朝出发去化工部,顺利的话两三天就能返回,不顺利的话,可能需要四五天。颜丹霞落了单,没心思自己做饭,便去食堂打了饭,骑着自行车返回。
  在厂区门口时,被吴兆仙追了上来。
  “颜师傅。”吴兆仙骑到她跟前时,速度降下来,跟她并排而骑。
  “吴主任”,颜丹霞转头朝她笑了下。
  吴兆仙的头发剪得更短了些,用头油梳得一丝不苟,头发掖在耳朵后,用黑卡子卡住,露出一张相貌中等的脸庞,长了皱纹,却很亲和,令人不由自主就想要信任她。
  几天不见,她清瘦了一些,但人却更加精神了,浑身上下都透着“干劲”两个字。
  一看见她,便觉她浑身上下充满了力量,好似用不完的劲儿,随时随地都要发表演讲、都要组织一场培训似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