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朋友变多了,总不至于还要靠谎言来掩饰孤单。
  她儿子太孤单了。
  李曼迪心中有愧,于是她每个节假日都会回国,也不再错过儿子的任何一次生日,希望能尽己所能弥补过去错失的那些岁月。
  直至被少年严肃叫停。
  裘时依旧不愿与她亲近。李曼迪表示理解。
  她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裘时高中毕业后能来澳洲念书,希望他遇到困难愿意与自己沟通,希望他可以像其他小孩那样撒泼打滚……
  裘时同意了。
  当然,除了最后一条。
  于是节日聚餐变成了跨洋祝福,庆生聚会变成了定制蛋糕,一切为了培养母子感情的枷锁都在不影响原有轨迹下极致简化了。
  值得庆幸,也同样值得感激。
  尽管裘时每次都像完成任务般将大段信息复制粘贴,李曼迪也看得乐此不疲,并给她不缺钱的宝贝儿子送上巨大一个新春红包。
  母子俩终于找到了久违的平衡点,谁都不用委屈求全,只凭血脉就能在地球两端紧密联系着。
  李曼迪原以为生活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
  她在生意场上厮杀惯了,时不时还真需要这种无价的慰藉。
  当母亲的感觉……好像也不赖?
  每每想到儿子明年就可以来澳洲上学了,未来也会一直陪她在这里定居,逐渐成长为她生意场上的左膀右臂,李曼迪谈判的声势都柔和不少,并主动把最后一段婚姻提上了日程。
  裘时和对方相处得很好,李曼迪感到庆幸。
  她希望儿子到这边之后能真正体会一次家的感觉。圆满的,幸福的,温暖的感觉。
  可少年却在婚礼前夕突然出现,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般,神色慌张,失魂落魄。
  手臂上的红痕也清晰可见。
  这孩子早就不起疹子了,可幼时挥之不去的梦魇总会在内心感到不安时倏地冒头,如同父亲葬礼上那个无助的影子。
  李曼迪知道,儿子是在向她求救。
  李曼迪立刻放下手头工作,带裘时去见了当地最好的心理医生,希望只是虚惊一场。
  可测试结果远不如预期。
  幼时的轻微焦虑早已演变成心理障碍,红印遍布的手臂就是最直接的证据,让身为母亲的她根本无法自欺。
  李曼迪想不通这种结果因何而来。
  这些年,儿子身边的变数都被她抚平了。
  钱而已。钱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她的儿子只需要开开心心地享受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段为了培养母子感情的放养时期完全就是同龄人向往的典范。
  可裘时不说,李曼迪也不好多问,只要儿子还愿意来澳洲陪她就好。
  留学事宜关乎前程,这个议题母子俩早就达成了一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