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息禾的好奇,姜辛扯了扯嘴角:“我们又不傻,就算你不是我们的幺妹,还是平宁君。能让我们有能出人头地的机会,谁愿意混迹江湖。”
  而息禾利用舆论的操作下,民间对于科举制试行的声浪也达到了顶点,就连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庶子也加入声援之中。
  原本想用荡.妇.羞.辱诋毁息禾声誉的舆论主使者,在霍去病的收拾下,变得十分老实。
  霍去病,他们的确得罪不起。
  于是,在朝堂上关于科举制进行长达数月的商讨中,整个科举制试行以及流程最终敲定。
  而第一场科考,定于元狩元年秋月,由桑弘羊为主考官,息禾协助。
  于是,息禾变得更加的忙碌。
  很快,淮南王和衡山王自杀的消息便传到了朝中。
  刘彻见两人自杀,便坐实了其谋反的事实,派军队入驻淮南王封地,并将其改为九江郡。
  第88章
  紧接着,刘彻制定《左律》,严惩诸侯王国官吏的犯罪行为,用来规范削弱诸侯力量,好以此加强中央集权。
  此举让江都王刘建心生不满,藩王国内异动连连。
  朝中,不少人与刘建有关系,因此焦头烂额,心中忧虑。
  而这些都与息禾无关,她正密切的关注着科举制落实的事情。
  在全是男人的朝堂上做事,息禾开展工作无疑是非常的困难。
  她对此情况一开始就预料到了,面对刁难心态平和。
  在进入朝堂后,息禾发现朝堂中实际办事的是一些低级官员,他们管理着各个部门的各种事务。
  如此,只要这些低级官员给她行个方便,她办事起来就会顺畅很多。
  为了办事顺利,息禾花了不少心思拉拢这些低级官员,当然也花了不少的钱。
  利益动人心,不到半年,息禾在朝堂上行事便变得如鱼得水,科举制的开展也越来越顺利。
  第一场秋雨落下的时候,黄色的树叶也飘落到了长安城的各个角落,天气开始转凉。
  申月初三,乡试密封的试题与监考官也如期到达地方。
  申月十五,第一轮乡试在地方上开展。
  这段时间,无论在茶馆酒楼,还是在大街上驻足的行人,都在热议此事。
  为了考试顺利进行,息禾对这件事盯得很严,加上各大家族子弟自有傲气,上头还有帝王看着,因此直到乡试结束,期间也并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
  加上这是第一次举行科举,考试并没有间隔太久。
  在乡试结束后,紧接着便是会试和殿试。
  一直到元狩二年夏,第一场科举才落下帷幕。
  这一场考试,一共出了秀才三千六百七十人,举人三百三十五人,进士十人。
  这些人,很快就被刘彻安排填补了中央和地方空缺的岗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