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见状,卫青上前:“陛下,臣认为平宁君说得极是,长安城中勋贵子弟众多,到底有没有才干,拉出来比试比试也就知道了。”
  刘彻看了一眼息禾,见她说完话后,便老老实实的站回到了队列里,心里甚为满意。
  不过,他并未发表意见,问道:“众爱卿认为如何?可有异议?”
  即便是朝堂上其他的大臣,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平宁君的脑子果然好使。
  毕竟只是在勋贵子弟中选拔,并没有动权贵的蛋糕,众人对此并没有异议。
  加上众人站在朝堂上已经有几个时辰,哪怕是武将也有些吃不消,就算想杀杀这位平宁君的锐气,此时已经没有什么精神,也都作罢。
  “臣认为此事可行。”
  “臣附议。”
  这件事便就这样定了下来。
  时间已经到了申时中,息禾站了大半天,感觉到腰酸脚疼。
  她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再偷瞄了一眼上首的刘彻,只见他并没有因为此事商议结束便打算退朝。
  莫非是今日便要将科举制拿到朝堂上商议?
  想到这,她便又打起了精神。
  而坐在上首的刘彻,在上面将百官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
  此时,经过几个时辰的朝会,哪怕他坐着,都觉得有些累,更何况是下面站着的朝臣。
  他勾了勾唇角,声音听不出喜怒:“还有一事,前些日子,平宁给孤提出了科举制,倒是颇有新意,今日便将此拿到朝堂上进行讨论。”
  申时,人在这个时间段最疲倦的时候。
  众人本以为朝会将要结束,没想到刘彻会猝不及防的将科举制提出来。
  一时间,朝堂上无人反应。
  常寺人将科举制具体的概念上前讲明,之后,他就退回到原来站着的位置上。
  息禾听完,心中甚是惊讶。
  因为刘彻只是将科举制其中的一部分框架在朝堂上提出来,其中并没有任何操作的细节,留出了相当大的空间供朝臣在朝会上讨论。
  息禾见状只觉得自己一开始还是太单纯了,以为他会直接拿成熟的科举制到朝堂上进行讨论。
  若是她能按照刘彻这样的处理,一开始世家的人想必也不会暗杀她。
  啧,姜还是老的辣。
  难怪人家是帝王呢,将人心玩得明明白白。
  她佩服。
  刘彻淡淡道:“我认为科举制有可取之处,众爱卿以为应该将如何将此制度运用好,不如大方直言?”
  朝臣闻言,相互对看。
  这科举制并非是他们得到内部消息所说的那样,绝对的公平,似乎还有操作空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