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杀黄昏 第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句话戳中娄殊为痛点,电话立即被挂断。
  送花不是林思弦的爱好,只是于蕊喜欢花。
  早年他们还是邻居的时候,她的小庄园里就铺满了各种林思弦叫不出名字的鲜花。林思弦很喜欢她给自己一一讲解,那些不同的种类学名叫什么,花语是什么,在哪个季节开得最好。
  虽然林思弦根本记不住她讲过的话。
  他第一次知道于蕊的名字是在十二岁的跨年夜。忘了那天晚上在吵什么,也忘了吕如清砸的什么,或许是鱼缸,或许是花盆,东西腐烂的时候味道总是相似,林思弦不喜欢这种气味,那时候年纪太小也没有别的去处,只能坐在门口的台阶上吹冷风。
  上大学的于蕊背着画架站在他面前:“他们又吵架了吗?”
  林思弦答非所问:“没有啊,我就想一个人待会儿。”
  她又问:“怎么坐在这儿?”
  林思弦说:“想看月亮。”
  于蕊的眼神很复杂,颇有些成年人的责备:“小朋友,怎么这个年纪就口是心非,今晚哪有月亮。”
  从那一年起,林思弦每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都会跟于蕊度过——他从来没提过这种要求,是于蕊逼迫他的。一开始是命令,后来演变成了约定。
  林思弦问过于蕊为什么是这一天,于蕊回答他“一年得有一个好的开始”。于蕊在异地上学,他们聚少离多,她会将自己一年里的故事在这个夜晚凌乱地讲给林思弦听,去过的地方,看过的电影,谈过的恋爱。
  哪怕去年林思弦搬去了亭水榭,这个约定也照常履行。他们在一个美术馆门前见面,于蕊给他指了一幅自己参与的作品,林思弦称赞“好看”。
  于蕊突然说:“思弦,我希望能成为可以听见你真心话的人。”
  林思弦难得有些错愕:“我真的觉得好看。”
  “我知道,”于蕊说,“如果你以后提到你自己的时候,能跟提到花、提到画一样直白就好了。”
  过去一年林思弦在很多场合想起这句话。在某个夏日下午,他尝试付诸实践过,他发短信问于蕊:“有时间吗?我想跟你聊聊天。”
  于蕊隔了五个小时回复他:“抱歉,今天在男朋友家里,不太方便,有什么急事吗?没有的话我明天打给你。”
  林思弦很快回信息:“没事啊,我都忘了下午想要说什么了,你好好玩。”
  林思弦对昨天于蕊的失约不算太意外。这一年里,于蕊回复林思弦短信的速度越来越慢,她朋友圈出现的人越来越多,林思弦知道她要搬去她男朋友的城市,那里有一家她很喜欢的、提过很多次的美术馆。
  跨年夜的约定只是于蕊无意间种下的一束花而已,四五年的花期不算短暂,也到了应该凋谢的时候。
  想到这里,林思弦眼神又移回手里的试卷。这一页的最后一句话是——
  “一朵花凋零,另一朵花开在无人知晓的土地;
  被折断的枝条仍在生长,色彩未被消减,黎明从未停止。”
  林思弦发现自己有些沉迷这个人的文字了。虽然他仍旧不知道此人是男是女,在哪个班级。
  每周发下来的优秀作文也不全是他/她的作品。他们班的语文课代表有一次也获得了此项殊荣,特别害羞地将自己的文章传递给班里同学——文章隐去了姓名,但看那神情谁都知道这是他写的。
  客观来说,语文课代表的文章也写得不错,甚至字迹更加清秀,立意更加深刻,引用了几句知名作家的经典言论。
  但林思弦还是只对那个人的文字着迷。好神奇,明明都是单个字体的排列组合,明明表达的意思大同小异,但那些特定的话就像种子落在大脑,生根发芽。
  新年第二周的周一,林思弦主动去找语文课代表:“这一周的优秀作文发了吗?”
  “没有呢,好像还在复印,”语文课代表略有惊诧,马上又变得有些愧疚,“不过听说这次我的作文没选上,抱歉林同学,没办法帮你指导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