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4)
瞧见那玉玦的时候,赵同先是瞪大了双眼,随后身上便发起抖来。
“你问我是谁?”
“本宫是先帝的嫡长女,皇上的胞姐,当朝唯一的公主。”
“本宫姓薛,名端阳。”
薛端阳将象征皇室的玉玦在赵同面前晃了晃。
“赵将军,你现在认得我了吗?”
薛端阳把赵同五花大绑丢到了牢里听候发落,又让人妥善安置流民们,给他们安排了住处。
不少人受了伤,被送到了京城的医馆里,还有些已经在混乱中不知不觉咽了气,薛端阳只得让人把他们的尸体拖到城外掩埋,入土为安。
做完了这些事,她才怀着沉重的心情进了宫。
有好几月没回宫,薛端阳觉得这里什么都没变,又似乎什么都变了。
亭台楼阁还是如记忆中那般。先皇后爱花,现下虽已是暮春时节,宫里的花却依旧开得繁盛,在那些雕梁画栋的宫殿旁茂盛地疯长,似乎是无人打理的模样。
与先前不同的是,宫人们行色匆匆,面色都不大好看。大家都无心当值,时不时窃窃私语,满脸担忧。
掌印太监听说薛端阳回来了,忙来见了薛端阳,在前方给薛端阳带路,甩着拂尘絮絮叨叨道:“公主殿下可算回来了!殿下可知这几日……”
薛端阳蹙眉打断他道:“皇上呢?这朝政都乱成这样了,他在干嘛?”
掌印太监哽了一会儿,叹气道:“奴才不能多言,公主殿下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掌印太监自然不能说薛应年的坏话,可这一句话就足以表明态度了。
想必薛应年没干些什么好事。
薛端阳的脸色又沉了沉。他们来到大殿门口,还不待太监进去通报,薛端阳就直接猛地推门,迈着长腿跨了进去。
大殿内很昏暗,薛应年没有点灯。薛端阳眯起眼望去,只见薛应年趴在桌案上,双眼无神地瞧着满桌的奏折发呆。
那些奏折不知堆了多少,如同一座小山。薛应年脚边的地上还散落了好一些,杂乱无章,看上去是被人从桌子上扔下来的。
薛端阳挥退在殿内战战兢兢当值的人,瞧了薛应年好一会儿,见薛应年还没有发现自己,这才开口道:“皇上。”
薛应年听到了薛端阳的声音,眼睛倏地亮了:“皇姐!”
他满脸欣喜,“腾”地直起身。可能是因为动作太快,他没站稳,甚至还踉跄了一下。
可薛应年现在完全考虑不了那么多。他飞快地从大殿之上冲下来,去扯薛端阳的袖子:“皇姐,你怎么回来了?你是回来帮我的对不对?”
他言辞恳切,可薛端阳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儿。
薛端阳比年纪尚小的皇上高了半个头,她微微弯下身子,看着薛应年的眼睛道:“皇上,你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为何对皇叔百般刁难?为何不去管那些平民百姓的死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皇母后教给我们的道理,皇上可还记得?”
薛应年当了好几年皇帝,即使手中没有实权,他人对他也算是礼数周全,几乎没有人对他这样说过话。
因此,他也下意识反驳起来:“这么多年,荀淮他一直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返回顶部↑
“你问我是谁?”
“本宫是先帝的嫡长女,皇上的胞姐,当朝唯一的公主。”
“本宫姓薛,名端阳。”
薛端阳将象征皇室的玉玦在赵同面前晃了晃。
“赵将军,你现在认得我了吗?”
薛端阳把赵同五花大绑丢到了牢里听候发落,又让人妥善安置流民们,给他们安排了住处。
不少人受了伤,被送到了京城的医馆里,还有些已经在混乱中不知不觉咽了气,薛端阳只得让人把他们的尸体拖到城外掩埋,入土为安。
做完了这些事,她才怀着沉重的心情进了宫。
有好几月没回宫,薛端阳觉得这里什么都没变,又似乎什么都变了。
亭台楼阁还是如记忆中那般。先皇后爱花,现下虽已是暮春时节,宫里的花却依旧开得繁盛,在那些雕梁画栋的宫殿旁茂盛地疯长,似乎是无人打理的模样。
与先前不同的是,宫人们行色匆匆,面色都不大好看。大家都无心当值,时不时窃窃私语,满脸担忧。
掌印太监听说薛端阳回来了,忙来见了薛端阳,在前方给薛端阳带路,甩着拂尘絮絮叨叨道:“公主殿下可算回来了!殿下可知这几日……”
薛端阳蹙眉打断他道:“皇上呢?这朝政都乱成这样了,他在干嘛?”
掌印太监哽了一会儿,叹气道:“奴才不能多言,公主殿下还是亲自去看看吧。”
掌印太监自然不能说薛应年的坏话,可这一句话就足以表明态度了。
想必薛应年没干些什么好事。
薛端阳的脸色又沉了沉。他们来到大殿门口,还不待太监进去通报,薛端阳就直接猛地推门,迈着长腿跨了进去。
大殿内很昏暗,薛应年没有点灯。薛端阳眯起眼望去,只见薛应年趴在桌案上,双眼无神地瞧着满桌的奏折发呆。
那些奏折不知堆了多少,如同一座小山。薛应年脚边的地上还散落了好一些,杂乱无章,看上去是被人从桌子上扔下来的。
薛端阳挥退在殿内战战兢兢当值的人,瞧了薛应年好一会儿,见薛应年还没有发现自己,这才开口道:“皇上。”
薛应年听到了薛端阳的声音,眼睛倏地亮了:“皇姐!”
他满脸欣喜,“腾”地直起身。可能是因为动作太快,他没站稳,甚至还踉跄了一下。
可薛应年现在完全考虑不了那么多。他飞快地从大殿之上冲下来,去扯薛端阳的袖子:“皇姐,你怎么回来了?你是回来帮我的对不对?”
他言辞恳切,可薛端阳听起来很不是滋味儿。
薛端阳比年纪尚小的皇上高了半个头,她微微弯下身子,看着薛应年的眼睛道:“皇上,你告诉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你为何对皇叔百般刁难?为何不去管那些平民百姓的死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父皇母后教给我们的道理,皇上可还记得?”
薛应年当了好几年皇帝,即使手中没有实权,他人对他也算是礼数周全,几乎没有人对他这样说过话。
因此,他也下意识反驳起来:“这么多年,荀淮他一直权倾朝野,只手遮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