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啸灵霄 第14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创出之后,孙燕晚就在来访的学子中,择聪明伶俐之辈传授,而且言明此乃为了配合学习儒家经典,所创武学,每一招都不求杀敌,只求暗合天人道理,只要是读书人,便可随便传授,不须敝帚自珍。
  这件事给孙燕晚赚足了名声!
  本来他的诗文虽然厉害,但学问如何,却还未有人知道。
  毕竟纯以诗文,不足以成为一代大儒。
  孙燕晚为儒家经典,创出了一套武学,这可就是开天辟地的壮举了。
  尤其是他屡次强调,这套武功不为了杀人害命,只为了更好的体会儒家经意,每一招都暗合儒家道理,更是深得大琅的读书拥趸,而且这份拥趸,从太学极快的就蔓延到了文坛,就连朝廷上,每天都会有人启奏,赞颂孙燕晚此举,有功社稷,泽被后人,须得大大的封赏。
  孙燕晚创出了大乐指法之后,又复创出了大礼风姿,这是一套身法,每一式都以儒家的礼数为根本,又淬炼某几条经筋和兽形隐脉,一经推出,就风靡了整个雒京城。
  太学的学子们,每日里互相见面了,无不卖弄风姿,互相对几个优雅的礼数,甚觉自己品性高洁,全身心都受到了熏陶,甚至就连大琅官场上也渐渐有大礼风姿蔓延之态。
  六经武学创出还未一半,孙燕晚在大琅文坛的地位,就已经超群拔俗,四处都是赞同之人。
  这一日,时弼跟好友对坐饮茶,不知不觉就谈起了孙燕晚,时弼忍不住说道:“我本以为,这位状元郎年轻气盛,安耐不住书院的寂寞,不是放荡形骸,就是怨气冲天,又或者干脆托病不来。”
  “当时想着,反正也未必能呆几日,也懒得理他。”
  “却没想到这位大琅最年轻的状元郎真个厉害,不但指点学子用心尽力,还创了六经武学,我怎么就没想到,该创一套武功来配合六经学习呢?”
  “尤其是这套武功,入门太易,轻松便可上手,学了武功,自然而然就明白一些经意道理,确有助于学习儒家典籍,非是虚名之物。”
  他的好友,正是当代大琅文坛第一人韩轼,听到好友如此夸赞,韩轼笑道:“世上之人,皆可夸这位状元,只有我夸不得。”
  时弼哑然失笑,他当然知道韩轼为何夸不得!
  琼林宴上,孙燕晚一句诗文,就把这位老友拉回了雒京,此举乃是一时佳话,但也让韩轼不好再说孙燕晚一个字,只能绝口不言,须得避嫌。
  时弼说道:“若是真给他创齐了六经武学,这个小子的文坛地位,只怕就还要在老友之上了。”
  韩轼笑道:“老夫当喜见后浪,高过吾这个前浪。”
  孙燕晚创出六经武学,就是为了名声。
  嗯,实际上就跟后世蹭热度差不多。
  第291章 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孙燕晚翻过了几卷武学典籍,掷下书卷,走到了院子里,望着远处的书堂,忽然就有点满足现在的生活。
  他当年也曾想过,要是能去一个风景不错,食堂好吃的大学教书,该有多么美妙?
  每天都可以看到青春洋溢的身影,也没那么多外界干扰,要是还能在学校里有个宿舍,每天都步行几分钟上班。
  奈何他学历不够……
  当时也想尽快找份工作,毕业就匆匆进了社会。
  现在的生活,其实对孙燕晚来说,比在嵩阳派还在自在一些。
  嗯,嵩阳派虽然好,但头顶上有师父,有大师伯,还有好几个严厉的师叔,一堆很牛逼的师兄师姐,孙燕晚在嵩阳派的时候,从没觉得自己有多厉害,毕竟抬头低头,一个宗师路过,转头摇头,好几个宗师问他,这一段法诀何解?你对这一句,描述真气运转,有啥不同看法?
  但在太学院里,他头顶上就一个宗师,时弼还不怎么愿意见他,往往好多天都见不到一面,甚至连先天也没几个,算上他才两个,另外的那位是太典博士卢操。
  唯一让孙燕晚感觉不适应的是,这个世界太过古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