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新安沉船事件......
  北宋时一艘满载当时匠人工艺巅峰的青瓷北上,途径新安,突遭变故,沉船海底.......
  ......
  明,清时曾多次组织打捞,由于新安独处特殊,暗流漩涡非常多,打捞难度实在太高,多半铩羽而归。
  ......
  近年国内有关部门与世界精尖团队合作,多次尝试打捞,逐渐揭开了这份来自北宋时期青瓷盛宴的面纱。
  ......
  打捞工作已经开展数年,进程十分不易,海底青瓷由于浸泡多年,且当时技艺似乎为精巧细腻,瓷壁甚薄,很难带出水面,为打捞更添一份难度。
  .......
  重大进展.......
  图附两章较为完善的新安沉船遗迹打捞物.......】
  叶青釉快速的略过那些官方而有场面的废话,电进了那两张照片里。
  两章照片经过多次转载,都有些模糊,看不太清楚细节。
  不过叶青釉仍热认出了第一张照片里面的内容,是一份较为完整,但还是缺了壶盖,失了壶嘴的跳刀瓷。
  跳刀瓷的形制本就古朴,泡了多年,失了表面的草木灰色,看着分外磕碜。
  叶青釉看不清跳刀瓷的纹路走向,只能转向第二张图。
  不看不要惊,一看,这个人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这一张照片上没有瓷器,只有一个保存还算不错的漆桐油木盒。
  按理来说木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完整的木盒出土在历史上也不少见。
  不过,这张图的木盒有些特殊。
  叶青釉在那个木盒开口的内侧,看到了残留下只有拇指大小的,配色,线头,都有些腐蚀的不成模样的布头。
  太熟悉了。
  这种锦上添花的手段,太熟悉了。
  商贾要控制成本,不是知道某些东西必定受欢迎,不会先一步自己贴钱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个木盒明显是用来装瓷器的,甚至还在木盒上包裹了明显曾十分精美的刺绣。
  这不像是普通商贾或是匠人的手段,反倒是.....有点像是她的手段。
  叶青釉有心想看的更仔细一些,可是架不住搜来搜去,网上几乎都是一些转载的高糊照片。
  叶青釉只能暗暗记下了这两件东西存放的博物馆,又在自己工作邮箱里编辑了半天,用瓷所的名头,给对面发了一封以古瓷研究为目的近距离研究申请。
  做完这些,她的体力已经明显有些不支,可胸腔中却跳动的厉害。
  第六感叫嚣的十分厉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