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4)
夕阳残留最后一际时,庙门正关,她握住了庙门处的青绿铜环,询问关门的年轻和尚:“这庙里可住着一位姓苏的公子。”
和尚颇有职业素养,不愿透露宿客信息,只道,姑娘若是礼佛,要等明日了,酉时已过,本寺不接待香客。
“烦请你转告苏公子,有位姓苗的姑娘在此等候。”
年轻和尚一忖:“姑娘原是苏公子的朋友,如此,便随我来吧。”
“有劳。”
广渡寺不大,穿过佛殿再绕一段抄手游廊便到了尚客堂。
颜知渺后背热汗渐渐凉了,山风吹拂,令她头脑愈发清醒,忽然就停在了月门处。
和尚回身:“姑娘?”
“……”
“姑娘?”
“小师父,可否借纸笔一用。”
尚客堂有间小小书房,放有少许佛经,供宿客们闲读。
和尚往砚台上点入清水,安静磨墨。
颜知渺提笔书信一封,平素里话总是说不够,离别的话却寥寥数语足矣。
她折好信纸,交由和尚,再次谢过后打算告辞。
“姑娘不等回信?”
颜知渺步出小书房,清白月光笼罩在她周身:“不必了。”
和尚在她身后吟咏一句“阿弥陀佛”,往另一方向而去,她则踏着来时的路途,离开了寺庙,踩着石阶往下。
六百八十八阶很长,偶有湿滑苔藓,必须要步步小心,谨防滑倒。
是以慢慢、慢慢下山。
内伤才好,颜知渺吃一堑长一智,可不愿在受些皮外伤。
身后有快捷地脚步声传来,且愈来愈近,愈来愈近。
颜知渺心道是谁这么不怕摔伤骨折。
“你站住!”
一声熟悉的话音在身后响起,伴随着短促的喘。息,调子颇有点气急败坏。
颜知渺转身,与高于她三阶的人四目相对。
“你……怎么追来了?”
“谁准你不告而别的。”苏祈安质问道。
“我留了信给你。”
“没有当面告别,就算不告而别,为什么?” ↑返回顶部↑
和尚颇有职业素养,不愿透露宿客信息,只道,姑娘若是礼佛,要等明日了,酉时已过,本寺不接待香客。
“烦请你转告苏公子,有位姓苗的姑娘在此等候。”
年轻和尚一忖:“姑娘原是苏公子的朋友,如此,便随我来吧。”
“有劳。”
广渡寺不大,穿过佛殿再绕一段抄手游廊便到了尚客堂。
颜知渺后背热汗渐渐凉了,山风吹拂,令她头脑愈发清醒,忽然就停在了月门处。
和尚回身:“姑娘?”
“……”
“姑娘?”
“小师父,可否借纸笔一用。”
尚客堂有间小小书房,放有少许佛经,供宿客们闲读。
和尚往砚台上点入清水,安静磨墨。
颜知渺提笔书信一封,平素里话总是说不够,离别的话却寥寥数语足矣。
她折好信纸,交由和尚,再次谢过后打算告辞。
“姑娘不等回信?”
颜知渺步出小书房,清白月光笼罩在她周身:“不必了。”
和尚在她身后吟咏一句“阿弥陀佛”,往另一方向而去,她则踏着来时的路途,离开了寺庙,踩着石阶往下。
六百八十八阶很长,偶有湿滑苔藓,必须要步步小心,谨防滑倒。
是以慢慢、慢慢下山。
内伤才好,颜知渺吃一堑长一智,可不愿在受些皮外伤。
身后有快捷地脚步声传来,且愈来愈近,愈来愈近。
颜知渺心道是谁这么不怕摔伤骨折。
“你站住!”
一声熟悉的话音在身后响起,伴随着短促的喘。息,调子颇有点气急败坏。
颜知渺转身,与高于她三阶的人四目相对。
“你……怎么追来了?”
“谁准你不告而别的。”苏祈安质问道。
“我留了信给你。”
“没有当面告别,就算不告而别,为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