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你呢,再使点劲,没吃饱饭是怎地?!”
  秋千顷偏头看了看,同晓万山贴耳道:“浙江道御史刘蟾的儿子,是个刺头儿。”
  晓万山眉眼沉郁,唇齿间攥着无尽的沉默。
  秋千顷明白兄长的难为,浙江道御史直管一方风纪,别看眼下书院在各路权贵的追捧下如烈火油烹,真等刘御史一纸弹劾递上去,再鼎盛的焰苗都得偃旗息鼓。
  他把箭袋往身后一甩,“我去看看。”
  晓万山握住他:“你与刘蟾同朝为官,不可为这等小事惹是非上身,为兄能应付。”
  一把日头揉碎在槐叶间,像流金,缀得秋千顷眉眼熠熠,他笑:“兄长放心,我是去讲理的,以大欺小这种事,也不当在人前做。”
  刘蟾之子取名为韬,被家里当眼珠似的娇惯着养大,目无尊卑更无怜悯。入学前几日,他从一胡商手里买下一个小奚奴,名为洒扫伴读,实际上就是拿来解闷的玩物。
  秋千顷未及跟前,先闻几声杀气腾腾的犬吠,脚步顿止。
  怕狗是他不足为外人道的一层私隐,他略微踌躇,走了几步还是驻足,隔着点距离向人群缝隙中张望——
  一个约摸十三四岁的异族少年袒肩赤足,瘦得见骨,后背因在荆棘丛中拖行划出了道道血痕,伤口覆灰,显得格外污秽。
  不止如此,少年左手天生畸形,小指一侧多出半截,是极罕见的六指之相。刘韬想出的“新把戏”,便是将细绳一端系于少年六指,另一端拴在獒犬的尾巴上。他指使手下小厮执快鞭,狠抽獒犬脖颈、腰腹等处,抽得那畜牲吃痛狂奔,少年则跟着被拖拽前行。
  沙砾乱溅、荆条抽打,秋千顷瞧着都疼,可少年偏是薄唇紧抿,哼一声都无。那群二世祖扫兴极了,骂骂咧咧地将皮鞭换作棍棒,撵得狗东西发狂似的满场乱奔,而少年后背的伤也渐成血肉模糊的一大片。
  场面正乱时,不知从哪杀出一只小狼崽,冲着疯狗又扑又咬。常言道,“虎落平阳被犬欺”,肌贫骨瘦的小狼立起来不及獒犬的后腿高,被凶性大发的獒犬一口咬住后颈,用力甩首抛掷出去,撞在树桩上,顿时痛得呜声。
  见此情形,连自个受伤也无动于衷的少年蓦然焦躁起来。他拼命蹬腿,似乎想挣身而起,却被指端强力带得重重跌倒,很快在地上留下两道长长的绯痕。
  “来人啊,”刘韬脚踩小狼裸露的肚皮,一阵碾动,狞笑着,“把这小畜生吊起来,扒了皮给爷做支狼毫——”
  “咻”地,他猖狂的笑容半僵,末一字被支赤羽铁箭狠狠地钉在地上。
  第26章
  众顽少讶异抬首,但见雁翎角弓经风不动,弦上犹有余波微颤。凌厉劲儿褪去,那双漂亮的含情眸里又蓄起了粼粼秋水,鲜活,且生动。
  “要论制笔,狼毫怎及狗毛耐用,我秋氏独门秘法教与你,要不要一试啊?”
  秋氏二字脱口,秋千顷清清楚楚地看见,少年猛然调目望来,神色间一划而过的怨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秋千顷不信世间会有无缘无故的恨,恍然以为那只是错觉。他踟蹰再三,竭力把沉重如山的恐惧踩在脚下,步步挨近拴在狗尾上的绳索。
  足自灌铅,手也被惧怕怂恿着不听使唤,那结本不复杂,秋千顷却解得满头是汗。转眼衣衫涔涔,连在旁的恶犬都看不过眼了,猛不丁蹿出,铁链拽得哗啦一响。
  秋千顷手里动作只慢了片刻,顶着獒犬眈眈凶狠的逼视,半步不肯退让。
  “你怕狗?”
  谁都没有留意到秋千顷陡然停滞的呼吸和激缩的瞳孔,近在咫尺的少年却观察入微。他在獒犬被拽退几步后,开口说了第一句话。
  秋千顷闻声抬头,对上那双浅褐色瞳仁,感受到了明确无误的杀心。秋千顷甚至觉得,少年在那一眼里其实是想把自己丢进狗群,任由尖牙利爪将他撕个粉碎。
  无端起了这种臆测,但不妨碍侠义心肠的秋太傅从恶少手里赎下小奚奴。刘韬行前曾得其父反复敲打,这趟求学切不可见罪书院教习晓万山,连带对与他交好的秋千顷,也须留几分情面。
  于是乎,秋千顷带着他的“情面”,回了位于暮溪山脚的署闲小筑。
  书院诸生,起居之所概以“正德”“明理”命名,无处不透着行正坐端的清凛气,只有秋千顷是个异类。晓万山怎样都由着他,旁人也就不好置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