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2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有殿帅杨泽、马帅辛弃疾、步帅虞允文。
  以及实在是因为太年轻,所以只能暂时在六部或朝廷重要衙门担任副职,熬炼资历的。
  毕竟,文官序列不比武将序列,升迁选拔的程序不能全部破坏了。
  所以,马重远、陈维清等老臣,还是得把年轻人扶上马,再送一程。
  故而,范成大、萧毅然、卢承泽、于泽平,以及原南郑知府孔纪涛、蓬州知州陈士杰、利州中路掌书记陆游,潼川经略安抚使衙门的陈立甲、杨沅任职西北时的行营护军提举杨万里等,都在六部或三衙中,担任了关键辅职。
  如此阵容,所以杨沅才敢亲自率军出征。
  朝廷里,已经没有任何人还能翻天。
  说句不好听的,他自己都不能。
  杨沅独相之后,议政效率倒真是大幅度提高了。
  没有出现互相扯皮、推诿、因为各自派系的利益拉拉扯扯的事情,大事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两淮前线将做为大宋反击金军的主力战场。
  两淮前线,现在淮东方面军司令是吴挺,淮西方面军司令是邵宏渊。
  杨沅会亲自率领马军司元帅辛弃疾、步军司元帅虞允文奔赴两淮前线。
  沿海制置使、水军大都督林荣跃亦听从调遣,布列战舰于两淮和长江水网。
  殿前司元帅杨泽,留镇临安。
  以殿前司都指挥使莫龙、侍卫亲军司都指挥罗克敌辅之。
  荆湖北路御前诸军都统制李道,仍然负责打辅助,进退自如,牵扯金军侧翼。
  李显忠已经赴陇右任大都护了。
  他的使命是维持住河西走廊诸城池,只要河套平原的西夏叛军不来攻打,不必主动出击。
  鉴于川峡四路现在的情况还不稳定,西夏路也正处于分裂状态,
  所以时寒、陈涿光等西路军大将接到的指令是死守。
  一步不退,也一步不进。
  温泫臣、温世双父子,从利州中路,率其兵马,迁转建康。
  温泫臣任建康副留守,兼建康御前诸军都统制,配合张孝祥守金陵。
  一切安排,可谓有条不紊。
  这种效率,还有这种朝气蓬勃的气象,倒是令很多朝廷大臣不免产生了一个想法:
  杨丞相独揽大权,于我大宋,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确定了出兵的一系列安排之后,大宋的战争机器也轰隆隆地开动起来。
  各路兵马、各种军需物资,开始络绎于途。
  丞相府里,杨沅与此番将带往两淮前线的步帅虞允文、马帅辛弃疾商议起了前线军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