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119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果杨沅依然坚持己见,他是不敢轻易推翻的。
  但是那也就意味着,在如此隆重的场合,所有重臣都在的场合,他这个皇帝屈从了右相。
  这会让他颜面扫地、威信全无。
  一见杨沅没有再坚持己见,赵惇马上说道:“既然如此,朕就以潼川经略安抚使沈虚中,为讨凉兵马大元帅,由沈虚中节制夔、成两路,进剿不臣!”
  ……
  御前会议散后,即将成为权知户部尚书的黄旭却没有走。
  官家赵惇刚刚解决了一桩大难题,一身轻松地从选德殿回了勤政殿。
  屁股还没坐稳,便有贴身太监过来禀报,说是户部左侍郎黄旭求见。
  他还有事?
  为何方才不讲?
  赵惇连忙命人传见。
  片刻后,黄旭上殿,见了赵惇,便长一揖一礼道:“官家,关于平定凉山州一事,臣还有些许疑虑处,想要单独进奏于官家。”
  赵惇听了,便挥手让殿上太监退下。
  赵惇对黄旭和颜悦色地道:“黄卿有何疑虑,但讲无妨。”
  黄旭道:“官家,凉山州是在杨沅手中成为我大宋国土的。
  杨沅将凉山州金铜矿分利于地方大族,亦难免招揽人心之嫌。
  而今,杨沅对凉山州之乱仍旧持绥靖之心,而他经营潼川多年,在川峡地区党羽众多。
  朝廷发兵平叛,若有人阳奉阴违,推搪阻塞,恐会兵败,从而酿成大患。”
  赵惇到底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被他这么一说,顿时慌了。
  “那么,黄卿以为,朕该怎么做?”
  黄旭道:“官家封沈虚中为兵马大元帅,节制潼川路、夔州路、成都路。
  以三路兵马、粮草,而伐凉山一州之地,足矣。
  所虑者,不外乎是兵将官员阳奉阴违,虚应其事。
  故而,请官家赐沈虚中天子剑,让他拥有可先斩后奏之权,如此方可保平叛之战,令行禁止。”
  “好,朕允了。”
  朝廷决定平叛的大政方针已经定了,加强一下沈虚中这个兵马大元帅的权威性是正常的。
  赵惇这点自决的事情还是敢做主的,便爽快答应下来。
  赵惇看看黄旭,欣然道:“卿公忠体国,一番苦心,朕尽知矣。
  朕已让吏部萧策之着手操办,不日就要颁诏,由卿担任户部尚书。
  黄卿,你要替朕,管好大宋的钱袋子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