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35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行,她一定得借着这个机会,把人拉回央戏去。
  央戏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刚好还缺一个叫“余寻光”的英才,这可太巧太妙了。
  而贺天修呢?和余寻光一起合作都是三年前的事啦。他现在毫不怀疑,如果明年春晚再排小品,余寻光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他的前面。
  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年轻,所以有无限可能。
  剧组里剩下的其他演员虽然没怎么见过余寻光,但一个圈子的,或多或少都从他人口中听到过。跟当初张第源只是听到余寻光的名声不同,参与《邻里之间》的都是实力演员,他们最看重演员技能,所以听到的余寻光的传闻便偏向于职业技能方面。
  反正余寻光是个能将体验和方法合二为一的演员,这个消息是在大家心里落了定的。
  《邻里之间》的剧本围读会上,大家都在明里暗里的打量着余寻光。
  余寻光犹然不觉,他仍像最初进圈参加第一回剧本围读会那样,拿着红笔和铅笔,听着编剧和其他老师对角色、剧情的分析,从那些信息中摘取重点,写在自己的剧本上。
  系统这次给了牧飞一个[a-]的等级评定,小片警送来了两个技能:“语言的艺术”和“消息的收集方法”。
  《飞驰救援》的戴亮和《邻里之间》的牧飞都是因为在剧本中,角色没有成长性和多面性而被低分评价,然而余寻光并不在乎。他能从戴亮身上看到普通人在面对大灾大难时的人性光辉与责任的闪光点,也能从牧飞身上看到一个小片警是如何矜矜业业守护自己的片区,做好本职工作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亲如一家。
  角色或许是普通的,但其拥有的精神力量无价。
  这个世上最多的还是普通人。
  余寻光想,他不能只看到有趣的角色,而忽略了认真生活的人。
  并且,跟着这些朋友们学到的智慧和增长的眼界亦是不能用所谓的“等级”来衡量的。
  《邻里之间》的围读会进行了一个星期,开完之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剧组开机。
  不管同组演员抱着怎样的心,剧组一开机,大家都开始为工作忙碌起来。
  情景喜剧的表演又和普通的影视拍摄不一样,更像“小品”。余寻光刚好才指导人排过舞台剧,现在再来演情景剧,可谓“信手拈来”。
  他便开始执行自己的任务。
  就像央视的黄副台长所说的那样,《邻里之间》和《辰起时》是央视选拔人才的手段。如今的剧组,在一堆专业能力过硬的演员背后,流动着一群不怎么出名、被各个电视台、剧团推荐过来,性格风格不一的幕后工作人员。
  《邻里之间》有5个编剧,那么有几个导演?答案是4位。和稳扎稳打的五位成熟编剧不同,其余的4位导演,还有6位摄像,3位美术,2组灯光,都处于央视的考察期。
  剧组的围读会能磨那么长时间,也是在给这群技术岗位的后期工作人员适应的时间。
  在这里的每个人都幻想过出名,都梦想被央视认可。
  然而对业内来说,情景喜剧或许是最好拍的剧种。现在剧本的编剧已经解决,如果连这样的项目都能拍砸,不用说,估计以后在圈内都找不到工作机会了。
  所以开机第一天,大家就铆足了劲想要证明点什么。
  结果没想到,今天主拍的这位导演一句话,就把摄像得罪了。摄像闹脾气不肯动,导演看着一干有名的演员望过来,被刺激得情绪上头,暴躁了两下,爆粗骂了人。摄像忍不住阴阳怪气回怼,你来我往之间战况升级,最后差点打起来。
  还是黄副台长及时赶到,才制止了这场闹剧。
  第一天就敢有人表演节目,黄副台长可是有实权的台长,半点不跟人客气,看都不看这两位的后台,直接伸手一指,让他们走人。
  “咱们的庙里容不得这等妖风!”
  杀鸡儆猴之后,片场就再也没有人闹过场子了。
  黄副台长私下跟余寻光吃饭的时候还教他说:“这些搞幕后的,火气大,路子野,部分人还没文化,根本不跟你讲道理。他们好面子,爱拿乔,还喜欢看人下菜碟。二十年前的剧组,在整改之前就跟小型黑涩会似的,剧组里打架斗殴是常事,哪怕是演员惹到了他们,只要不红,没后台,也照打不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