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3 / 3)
只是在偶然的“阅读”里, 发现了这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父亲假死后,发现自己的儿子被利用、成为了一把用之即弃的枪后,追悔莫及, 在十几年后, 误打误撞唤醒了家族里的神像,获得时间回溯这一能力。
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于是他不断地回溯——第一次、第二次,乃至第十二次, 再怎么样保护, 那孩子也会在二十七岁前死去。
就是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
与其说是深沉的父爱, 倒不如说是一种执念。如果,他的孩子消失不见,或者说诞生的那个灵魂不是他的孩子,这个父亲会变成什么样?是他的信念会崩塌,还是他会坚持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孩子为止?
于是, 第十三次, “读者”在还未浮现出字的书页上, 写下了将那孩子送到横滨藏起来的建议。
字很快消失了,他没有在意, 直到下个故事来临。
而第二个故事,是死去又复活的男人跟在另一个命不久矣的男人身边, 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时,他的锚点就这样离他远去。好巧不巧的, 这个男人的锚点, 是那个被送到横滨藏起来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 “读者”就忍不住去想——如果他告诉这个人,轻小说家一直被困在二十七岁就会死亡的诅咒里, 会怎么样?
因此,他再一次写下,让那个男人见到所谓的“公式书”的字眼。
那个助理,会像那个父亲一样,去拯救那个轻小说家吗?
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助理选择了“yes”。“读者”失去兴趣时,又发现,那个父亲找上了和他儿子有牵扯的某个人。 ↑返回顶部↑
第一个故事是一个父亲假死后,发现自己的儿子被利用、成为了一把用之即弃的枪后,追悔莫及, 在十几年后, 误打误撞唤醒了家族里的神像,获得时间回溯这一能力。
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于是他不断地回溯——第一次、第二次,乃至第十二次, 再怎么样保护, 那孩子也会在二十七岁前死去。
就是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
与其说是深沉的父爱, 倒不如说是一种执念。如果,他的孩子消失不见,或者说诞生的那个灵魂不是他的孩子,这个父亲会变成什么样?是他的信念会崩塌,还是他会坚持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孩子为止?
于是, 第十三次, “读者”在还未浮现出字的书页上, 写下了将那孩子送到横滨藏起来的建议。
字很快消失了,他没有在意, 直到下个故事来临。
而第二个故事,是死去又复活的男人跟在另一个命不久矣的男人身边, 好不容易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立足点时,他的锚点就这样离他远去。好巧不巧的, 这个男人的锚点, 是那个被送到横滨藏起来的孩子。
在这种情况下, “读者”就忍不住去想——如果他告诉这个人,轻小说家一直被困在二十七岁就会死亡的诅咒里, 会怎么样?
因此,他再一次写下,让那个男人见到所谓的“公式书”的字眼。
那个助理,会像那个父亲一样,去拯救那个轻小说家吗?
这个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助理选择了“yes”。“读者”失去兴趣时,又发现,那个父亲找上了和他儿子有牵扯的某个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