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 第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虽然土壤肥沃,撒上种子就能出,但也需要有人播种,有人收割。
  每年春耕的时候,农场的人和部队的人齐齐出动,遇上好年景才能将将满足生产任务。万一像这两年遇上旱灾,百姓都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了。
  接下来,赵小甜详细讲述了播种机、简易收割机、还有一些犁地小工具。
  乡亲们多数都没听过这些东西,脑子一片迷茫,只听说一台机器配上拖拉机,一天能种10亩地!仅需要一个人!
  乡亲十分激动,哪怕农场有四台,那绝对是最轻松的春耕季!
  听着下面人的欢呼,赵小甜无声叹息,实际效率还可以更高,只是农场的拖拉机不给力,只能跑这么远的路。
  “这些东西农机厂就有,如果能买,农场早就买了!”
  下面突然传来不同的声音,是个女孩子的声音。
  赵小甜看了半天,没看到是谁问的,总觉得有点眼熟。
  陈场长敲敲耳语,“应该是女知青。”
  也对,没有出过远门的乡亲们根本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其实女知青说得对,这些东西确实有,不过购买价格高,还不会随便对外出售,农场要是有门路,也不会看到她画的东西心热。
  现在都是计划生产,其实很多地方的农机局也会有存货,只是不会拿出来卖,毕竟没这种计划,大家都不想没事找事。
  不等赵小t甜解释,陈场长主动站出来,“刚刚那位女同志说得对,确实存在这些东西,可是我们农场穷啊,平日里就靠部队接济,难道为了省力气也要靠部队接济吗?”
  其实陈场长话没说全,不光是因为买不起,还因为技术问题。
  机器买容易,用起来难。看看整个农场找不出来几个会修自行车的就知道了,手艺活这些人真的不行,他看上的,就是赵小甜的手艺。
  赵小甜明白许多人的顾虑,说白了还是不信任,害怕损害集体财产,这会让他们的日子更艰难,“我手上已经有一套成品,以后可以挑选一个拖拉机手试试。如果好用,我们再谈之后办厂的事,当然,我肯定优先选聘在我这里报名的人。”
  一张招工启示贴在了旁边的公告栏上。
  刚开始赵小甜没要求太高,直说优先聘用小学文化,懂点修理技术,热爱学习的人,男女不限。
  知青们心头马上火热了,不管这个厂能不能办成,这个招工他们可以去。
  比起一门心思完成种地任务的本地人,干农活困难的知青反而是最先报名的。
  只是听说进了农机厂后,肯定不能种地了,也就是说,以后集体分粮食和他们半点关系都没有。如果厂子没效益,肯定一毛钱拿不到。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手头不富裕的知青都被泼了一盆冷水。
  第45章
  其实机器厂不需要太多人, 三五个足矣,赵小甜只是想选敢背水一战的。
  万万没想到,最后站出来的两个人让她很是意想不到。
  有两个姑娘是与赵小甜有一面之缘的女知青胡晓杰和李文月, 还有一个人倒是出乎赵小甜预料, 她私底下找来的。
  赵小甜目光复杂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人,久久不语。
  在台上她见过李燕和陆军,但是没见过眼前这个小姑娘,还以为她不在这里,没想到短短几个月没见, 骄纵无理的小姑娘竟憔悴成这样。
  垂垂老矣, 激情散尽, 竟有了几分腐朽的气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