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3)
他猛地转头,竟看见岸边草丛处冒出数个身穿夜行衣的弓箭手,正在偷袭后方登陆的士兵。
那些士兵本以为敌军全部撤退了,哪里料到岸边竟有人埋伏,根本没有半分防备,如活靶子般被弓箭手射个正着,一个个落入江中。
短暂的怔愣后,士兵们渐渐反应过来,开始搭弓反击。
然而那些弓箭手借着夜行衣的优势在草丛中身形如鬼魅地灵活闪躲,在随身携带的弓箭耗尽后,竟是空手上阵和水兵们短兵相接。
奇怪的是,水兵们没在他们身上看见任何武器,那些身穿黑衣之人只是一抬手,他们就被尖锐的利器刺中,然后马上动弹不得直直倒地。
后方顿时一阵兵荒马乱,高喊道:“有埋伏!有埋伏!”
其实他们还想喊有妖术,但怕被薛蒙砍了不敢喊。
然而就算嘴上不说,人内心中的恐慌是藏不住的。前方是漫山遍野的敌军,后方又被“会妖术”的敌军伏击,腹背受敌,怎能不阵脚大乱?
薛蒙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然而自尊心还不允许他撤退,心中还剩一丝侥幸,认为这是女帝在虚张声势。
可一下刻,他的方向被彻底打碎了。
那些黑衣人竟然捡起地上未燃尽的木材,向停靠在岸边的攻击船扔去。
岸边江道不宽,船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停的,一个着火后另外的马上也跟着着火,眼看着岸边就火红一片。
这时,薛蒙身边的总兵参将再也忍不住了,急急劝说道:“将军,敌军现在不仅前后包抄,还企图断咱们退路,肯定是有必胜的把握啊!”
“是啊,若无必胜把握,他们怎么敢放火烧船?!”
“将军,趁着火势不大,咱们赶紧撤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将军!您看齐盖,不就是因为冒进才全军覆没的吗?”
薛蒙一听竟然有人拿他和齐盖比,登时气得长剑一挥,就要将那人斩杀。
然而现在将士们心知不退就是死,都分外团结,见薛蒙恼羞成怒,竟是纷纷持剑护在那人身前。
一个心思机敏的参将转了转眼珠,柔声对薛蒙道:“将军,您不要生气,咱们只是撤回江上静待时机而已,并非是认输,女帝是不是虚张声势,只要天一亮就知道了,咱们也不差等这么一会。”
这参将知道薛蒙此时并非没察觉危险,而是这么撤退过于狼狈,碍于面子才迟迟不下令,他只要好言相劝,将台阶给薛蒙搭好,他自然就下来了。
果然,薛蒙听后,神色虽然依旧不虞,但片刻后便道:“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传我令去,大军上船,全部撤回江上!”
如此,还没上岸的十万人不登岸了,首尾相换,向远处楼船停靠的宽敞江面出驶去,而岸上的十万人则趁着火势不大,边抵抗黑衣人的进攻,边入水上船,也向远处驶去。
恐防有变,大军撤得飞快,不一会岸边便只余下残船浮尸。惊慌之中所有人都没发现,其实岸边伏击他们的黑衣人不过三十余人。
袖箭队见薛蒙已经带人撤回,马不停蹄地飞奔回去报信。
芊芊一行人正在半山腰指挥人做戏,听闻薛蒙撤兵了,终于松了口气。
她先是下令山上造势的士兵们停止呐喊,又是命令他们有序熄灭火把以免引起山火,最后再排好队行有序下山回城。
虽然三十万大军多是稻草人,但点火呐喊助威也需要不少人,是故归德城几乎倾巢而出,不仅是士兵,男女老少都来山上帮忙了。
为了壮大声势,宋灵毓把城中居民家中的大水缸都搬上了山,用作扩音设备,芊芊和羽娘画了图纸,让工匠做了许多简易喇叭出来给众人配备上,加上风势助力,效果相当不错。
短短连三天内,众人不眠不休地准备了这么多东西,现在也是累得不行,那些设备不好搬的就先行留在了山上,一来可以节省体力,二来运气好的话,明天还能用上。 ↑返回顶部↑
那些士兵本以为敌军全部撤退了,哪里料到岸边竟有人埋伏,根本没有半分防备,如活靶子般被弓箭手射个正着,一个个落入江中。
短暂的怔愣后,士兵们渐渐反应过来,开始搭弓反击。
然而那些弓箭手借着夜行衣的优势在草丛中身形如鬼魅地灵活闪躲,在随身携带的弓箭耗尽后,竟是空手上阵和水兵们短兵相接。
奇怪的是,水兵们没在他们身上看见任何武器,那些身穿黑衣之人只是一抬手,他们就被尖锐的利器刺中,然后马上动弹不得直直倒地。
后方顿时一阵兵荒马乱,高喊道:“有埋伏!有埋伏!”
其实他们还想喊有妖术,但怕被薛蒙砍了不敢喊。
然而就算嘴上不说,人内心中的恐慌是藏不住的。前方是漫山遍野的敌军,后方又被“会妖术”的敌军伏击,腹背受敌,怎能不阵脚大乱?
薛蒙心里咯噔一下,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
然而自尊心还不允许他撤退,心中还剩一丝侥幸,认为这是女帝在虚张声势。
可一下刻,他的方向被彻底打碎了。
那些黑衣人竟然捡起地上未燃尽的木材,向停靠在岸边的攻击船扔去。
岸边江道不宽,船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停的,一个着火后另外的马上也跟着着火,眼看着岸边就火红一片。
这时,薛蒙身边的总兵参将再也忍不住了,急急劝说道:“将军,敌军现在不仅前后包抄,还企图断咱们退路,肯定是有必胜的把握啊!”
“是啊,若无必胜把握,他们怎么敢放火烧船?!”
“将军,趁着火势不大,咱们赶紧撤吧!”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将军!您看齐盖,不就是因为冒进才全军覆没的吗?”
薛蒙一听竟然有人拿他和齐盖比,登时气得长剑一挥,就要将那人斩杀。
然而现在将士们心知不退就是死,都分外团结,见薛蒙恼羞成怒,竟是纷纷持剑护在那人身前。
一个心思机敏的参将转了转眼珠,柔声对薛蒙道:“将军,您不要生气,咱们只是撤回江上静待时机而已,并非是认输,女帝是不是虚张声势,只要天一亮就知道了,咱们也不差等这么一会。”
这参将知道薛蒙此时并非没察觉危险,而是这么撤退过于狼狈,碍于面子才迟迟不下令,他只要好言相劝,将台阶给薛蒙搭好,他自然就下来了。
果然,薛蒙听后,神色虽然依旧不虞,但片刻后便道:“你说得有几分道理,传我令去,大军上船,全部撤回江上!”
如此,还没上岸的十万人不登岸了,首尾相换,向远处楼船停靠的宽敞江面出驶去,而岸上的十万人则趁着火势不大,边抵抗黑衣人的进攻,边入水上船,也向远处驶去。
恐防有变,大军撤得飞快,不一会岸边便只余下残船浮尸。惊慌之中所有人都没发现,其实岸边伏击他们的黑衣人不过三十余人。
袖箭队见薛蒙已经带人撤回,马不停蹄地飞奔回去报信。
芊芊一行人正在半山腰指挥人做戏,听闻薛蒙撤兵了,终于松了口气。
她先是下令山上造势的士兵们停止呐喊,又是命令他们有序熄灭火把以免引起山火,最后再排好队行有序下山回城。
虽然三十万大军多是稻草人,但点火呐喊助威也需要不少人,是故归德城几乎倾巢而出,不仅是士兵,男女老少都来山上帮忙了。
为了壮大声势,宋灵毓把城中居民家中的大水缸都搬上了山,用作扩音设备,芊芊和羽娘画了图纸,让工匠做了许多简易喇叭出来给众人配备上,加上风势助力,效果相当不错。
短短连三天内,众人不眠不休地准备了这么多东西,现在也是累得不行,那些设备不好搬的就先行留在了山上,一来可以节省体力,二来运气好的话,明天还能用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