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小丫鬟 第123节(3 / 4)
锦娘笑道:“是啊,嫂嫂还说我怎么没把您请过去,我说您老人家去拜菩萨去了,嫂嫂才没怪我呢。”
嫂嫂?周四娘子心想这锦娘不会是什么真假千金吧。
也是,否则蒋羡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随意娶一个丫鬟出身的女子,这不符合常理。
且听王老夫人道:“牡丹乃富贵象征,非一般人所有,你嫂嫂这个人也是这般,天生的命好。”
锦娘含笑应是,她去魏家看过牡丹之后,特地拓了几朵回来,准备绣满绣的牡丹绶带鸟的被面,将来送给魏大姑娘做添妆。
正在此时,龙舟开始划起来,锦娘等人的目光被吸引住。
河水滔滔,衣袖翻滚,龙舟飞快的往前行着。
等胜负已分时,筠姐儿和王家还有纪家女儿一起牵着手过来了,方才她们一群小娘子在那边捶丸投壶玩的不亦乐乎。
此时,筠姐儿小脸红扑扑的,锦娘赶忙帮她擦汗,又道:“饿不饿?这里有点心。”
“饿了,但是我只吃一块就好。”筠姐儿笑道。
锦娘拿了块栗子糕给女儿,又听蓝氏道:“魏姐姐,筠姐儿开始学马球了么?”
“开始了,她爹正帮她挑马呢。”锦娘自己是没学过这些,但是巴不得女儿的生活能更多姿多彩些。
买马也要钱,魏家有专门的骑马的师傅教,锦娘她们还得另外给一份钱。但能够进去魏家,接受这样的教导,锦娘觉得钱都不是事儿。
锦娘这边说着话,那边邬娘子也和周四娘子说话,她在王老夫人身边放了眼线,自然知晓她们在广云庵的事情。那就是纪夫人是通过踩自己,或者利用她们婆媳之间的矛盾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是这孙夫人却是一个劲儿帮忙说和,她自然也是抬举一二。
等周四娘子要离开的时候,邬娘子送了两匹缎子给她。
不知怎么周四娘子也想要让孩子过来大名府这边,最好是进魏家女学,她听的出来,真正的女学学的东西和私塾完全不同。
可是魏家是三品大员的人家,若无人引荐,恐怕都没法上门单独说去,真是望洋兴叹。况且若女儿们要来大名府,她就两边都牵挂,罢了,就先把书学好吧。
等日后跟王家熟悉了,她再说出自己的请求。
不过,邬娘子倒是笑道:“七夕女儿节,咱们府的小姑娘们都在一起乞巧,你不妨也带了孩子过来吧。”
“好。”周四娘子松了一口气。
又说锦娘带着孩子上了马车,就帮她用汗巾子擦后背的汗:“回去之后先坐会儿再沐浴,要不然就容易得风寒。”
筠姐儿道:“娘,您为女儿花了那么多钱,女儿定然会好好学的。”
“也不必太过勉强自己,凡事尽力就可以了。人又不可能做到每一门都精通,是不是?”锦娘为儿女花的钱也会告诉他们俩,她不想把孩子养成那种太不知道人间疾苦的人。
母女二人回家时,却见对门有一位着茜红衫子白褶裙的女子站在门口,不一会儿甄夫人身边的妈妈出来迎了过去。
到了隔日,锦娘才知晓原来那位便是甄二郎的白月光杨姑娘,她本就是甄夫人的表侄女,否则也不会和甄二郎青梅竹马。据说她父亲带着继母去任上了,甄夫人见她这继母不是贤良人,故而接了她过来。
窦媛倒是不担心:“她也是千金小姐,必定不会做小,此番她年纪也不小了,将来说一门亲事嫁出去,我何必自乱阵脚。”
“你心里有数就好。”锦娘知晓窦媛就是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下成长的,她其实内心自有丘壑,倒也不多说了。
“表嫂,我是绝对不会和我母亲一样的。”窦媛说完就起身。
等她离开,锦娘才摇摇头。
阿盈不明白:“娘子,这窦家娘子看似说不在意,实则又戒备的很。” ↑返回顶部↑
嫂嫂?周四娘子心想这锦娘不会是什么真假千金吧。
也是,否则蒋羡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随意娶一个丫鬟出身的女子,这不符合常理。
且听王老夫人道:“牡丹乃富贵象征,非一般人所有,你嫂嫂这个人也是这般,天生的命好。”
锦娘含笑应是,她去魏家看过牡丹之后,特地拓了几朵回来,准备绣满绣的牡丹绶带鸟的被面,将来送给魏大姑娘做添妆。
正在此时,龙舟开始划起来,锦娘等人的目光被吸引住。
河水滔滔,衣袖翻滚,龙舟飞快的往前行着。
等胜负已分时,筠姐儿和王家还有纪家女儿一起牵着手过来了,方才她们一群小娘子在那边捶丸投壶玩的不亦乐乎。
此时,筠姐儿小脸红扑扑的,锦娘赶忙帮她擦汗,又道:“饿不饿?这里有点心。”
“饿了,但是我只吃一块就好。”筠姐儿笑道。
锦娘拿了块栗子糕给女儿,又听蓝氏道:“魏姐姐,筠姐儿开始学马球了么?”
“开始了,她爹正帮她挑马呢。”锦娘自己是没学过这些,但是巴不得女儿的生活能更多姿多彩些。
买马也要钱,魏家有专门的骑马的师傅教,锦娘她们还得另外给一份钱。但能够进去魏家,接受这样的教导,锦娘觉得钱都不是事儿。
锦娘这边说着话,那边邬娘子也和周四娘子说话,她在王老夫人身边放了眼线,自然知晓她们在广云庵的事情。那就是纪夫人是通过踩自己,或者利用她们婆媳之间的矛盾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是这孙夫人却是一个劲儿帮忙说和,她自然也是抬举一二。
等周四娘子要离开的时候,邬娘子送了两匹缎子给她。
不知怎么周四娘子也想要让孩子过来大名府这边,最好是进魏家女学,她听的出来,真正的女学学的东西和私塾完全不同。
可是魏家是三品大员的人家,若无人引荐,恐怕都没法上门单独说去,真是望洋兴叹。况且若女儿们要来大名府,她就两边都牵挂,罢了,就先把书学好吧。
等日后跟王家熟悉了,她再说出自己的请求。
不过,邬娘子倒是笑道:“七夕女儿节,咱们府的小姑娘们都在一起乞巧,你不妨也带了孩子过来吧。”
“好。”周四娘子松了一口气。
又说锦娘带着孩子上了马车,就帮她用汗巾子擦后背的汗:“回去之后先坐会儿再沐浴,要不然就容易得风寒。”
筠姐儿道:“娘,您为女儿花了那么多钱,女儿定然会好好学的。”
“也不必太过勉强自己,凡事尽力就可以了。人又不可能做到每一门都精通,是不是?”锦娘为儿女花的钱也会告诉他们俩,她不想把孩子养成那种太不知道人间疾苦的人。
母女二人回家时,却见对门有一位着茜红衫子白褶裙的女子站在门口,不一会儿甄夫人身边的妈妈出来迎了过去。
到了隔日,锦娘才知晓原来那位便是甄二郎的白月光杨姑娘,她本就是甄夫人的表侄女,否则也不会和甄二郎青梅竹马。据说她父亲带着继母去任上了,甄夫人见她这继母不是贤良人,故而接了她过来。
窦媛倒是不担心:“她也是千金小姐,必定不会做小,此番她年纪也不小了,将来说一门亲事嫁出去,我何必自乱阵脚。”
“你心里有数就好。”锦娘知晓窦媛就是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下成长的,她其实内心自有丘壑,倒也不多说了。
“表嫂,我是绝对不会和我母亲一样的。”窦媛说完就起身。
等她离开,锦娘才摇摇头。
阿盈不明白:“娘子,这窦家娘子看似说不在意,实则又戒备的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