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4)
外面下着雨,去哪里商量都不如在这个家里最安全。
考虑到车库的回声,高星衡可能会从楼梯间听到一点调查细节,影响他的状态,于是施雪泱选择了在车内交换情报。
她问梁皓:“你上报了窃听器的事吗?”
梁皓:“还没有。”
梁皓担心打草惊蛇,他还没有把怀疑案件是特案组内部人做的这个猜测上报,也是这个原因。
施雪泱却道:“没关系,窃听器被毁掉后凶手就知道我们在怀疑内部人了,如果你瞒着不告诉其他人,那么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我们两个,陷入危险的反而是我们。”
梁皓:“除了打草惊蛇外,我还担心凶手会嫁祸给公寓内的其他人。”
这也是个问题。
如果特案组得知窃听器的事,一定会朝三个方向开始调查:1、公寓内部存在组织人员,2、警方内部存在组织人员,3、梁皓的秘密调查计划被泄露出去。
这时,凶手制造证据,挑选一名公寓住户,伪造出那人是早已潜伏在此的组织人员的假象,无疑是摆脱怀疑的一个好办法。
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一个无辜的公寓住户遭殃。
施雪泱思考了片刻,却推翻了这个假设:“不,即使我们不上报线索,凶手也会那么做的。”
这是拉锯式的头脑战。
凶手出于某种原因迟迟没有对高星衡直接下手,反而杀了两个人,正是这两次行动让ta被迫暴露了自己。
“某种原因”是关键的一环。
如果能找到凶手没有对最直接的目标高星衡下手的原因,那么这场拉锯战的主动权就握在了手里。
只是现在,那个“原因”还没有浮出水面。
施雪泱暂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转移了话题道:“6月20号那天出外勤的有哪些人?”
梁皓把随身带的记录本子递给她:“都写在上面了。”
她扫了一眼,把那些人名记下来。
赵宸秀(4),案发当天请病假。
焦瑜(9),案发当天应商案科同事的请求,外出调查安商街95号的情况。
吕茹衣(3),案发当天独自拜访调查周钟烨的亲属朋友。
韩光霁(1),案发当天迟到,原因是被领导叫走了。
并不是说除了这些人以外的人就排除了嫌疑,而是现在这些人嫌疑比较大。
施雪泱把记录手册还给梁皓:“我记住了。”
梁皓把记录手册放回上衣的内侧口袋里:“演戏的事呢?”
她摇了摇头:“之前的那个计划我暂时不准备做了,得另外再起草一个计划。”
梁皓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因为高星衡吗?”
她承认了:“是的,他不适合参与进来。” ↑返回顶部↑
考虑到车库的回声,高星衡可能会从楼梯间听到一点调查细节,影响他的状态,于是施雪泱选择了在车内交换情报。
她问梁皓:“你上报了窃听器的事吗?”
梁皓:“还没有。”
梁皓担心打草惊蛇,他还没有把怀疑案件是特案组内部人做的这个猜测上报,也是这个原因。
施雪泱却道:“没关系,窃听器被毁掉后凶手就知道我们在怀疑内部人了,如果你瞒着不告诉其他人,那么知道这件事的只有我们两个,陷入危险的反而是我们。”
梁皓:“除了打草惊蛇外,我还担心凶手会嫁祸给公寓内的其他人。”
这也是个问题。
如果特案组得知窃听器的事,一定会朝三个方向开始调查:1、公寓内部存在组织人员,2、警方内部存在组织人员,3、梁皓的秘密调查计划被泄露出去。
这时,凶手制造证据,挑选一名公寓住户,伪造出那人是早已潜伏在此的组织人员的假象,无疑是摆脱怀疑的一个好办法。
但这样的话,一定会有一个无辜的公寓住户遭殃。
施雪泱思考了片刻,却推翻了这个假设:“不,即使我们不上报线索,凶手也会那么做的。”
这是拉锯式的头脑战。
凶手出于某种原因迟迟没有对高星衡直接下手,反而杀了两个人,正是这两次行动让ta被迫暴露了自己。
“某种原因”是关键的一环。
如果能找到凶手没有对最直接的目标高星衡下手的原因,那么这场拉锯战的主动权就握在了手里。
只是现在,那个“原因”还没有浮出水面。
施雪泱暂时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转移了话题道:“6月20号那天出外勤的有哪些人?”
梁皓把随身带的记录本子递给她:“都写在上面了。”
她扫了一眼,把那些人名记下来。
赵宸秀(4),案发当天请病假。
焦瑜(9),案发当天应商案科同事的请求,外出调查安商街95号的情况。
吕茹衣(3),案发当天独自拜访调查周钟烨的亲属朋友。
韩光霁(1),案发当天迟到,原因是被领导叫走了。
并不是说除了这些人以外的人就排除了嫌疑,而是现在这些人嫌疑比较大。
施雪泱把记录手册还给梁皓:“我记住了。”
梁皓把记录手册放回上衣的内侧口袋里:“演戏的事呢?”
她摇了摇头:“之前的那个计划我暂时不准备做了,得另外再起草一个计划。”
梁皓一针见血地指出:“是因为高星衡吗?”
她承认了:“是的,他不适合参与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