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裴家军和怒焰军两支队伍,犹如饿鬼一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此外,两军还有一个原则:对北燕的官员将领,以诏安为主。诏安后,一切待遇与原军相同,可谓待遇优厚。
  对南燕的官员将领,只在开打之前随意诏安一下,若那时有人愿投靠,可去开城门,或者城门提前打开的第一时间冲出去、举白旗。
  但如果待破城巷战后再投降,便与敌军一样待遇:赶尽杀绝、一个不留!人头成为裴家军和怒焰军的军功标志。
  正是因此,
  北燕国的官员将士,早就对昏君心寒、未来绝望,想找机会投靠裴家军和怒焰军。
  南燕国的官员将士,则是惶惶不安,因为敌军战无不胜,十次攻城有八次城门提前被细作开启!
  上面想尽办法抓细作,却抓不到,军心大乱,仗还怎么打?大家哪有心思打仗?都在思考城门什么时候被打开,细作到底在哪里。
  甚至于,没开打便绝望。
  更甚至于,有许多人打不过就加入,偷偷加入到细作阵营里,一旦城门提前开启,立刻冲出去投降。
  可以说,北燕和南燕,各有各的烦恼。。
  是夜。
  榆州城。
  正如辛唐所说,当时司马将军率领大军攻打榆州城时,城内只有三千兵士,其他都是百姓。
  兵士在城墙上射箭浇金汤,百姓则是不断运送箭矢、武器、伤员,可谓官民合作,一直撑到了怒焰军折回去,从后路包抄司马大军。
  最后把包括司马将军在内,所有将士诏安。
  原因很简单——太子死了,他们即便是回去,也吃不到好果子,狭隘记仇的昏君,早晚会对他们报仇。
  归顺的将士,以为刚刚打仗,自己杀伤不少守城官兵,对方定然记仇,
  却没想到,一进入城内,怒焰军立刻给他们发军装、发武器、发军饷、发粮草,甚至晚上还有欢迎他们的篝火晚宴。
  百姓们对他们嘘寒问暖,怒焰军将士们与他们称兄道弟,首领拿出好酒好肉,令所有人感动不已,悔不当初,更对死伤的怒焰军将士惭愧痛心。
  篝火宴会,开了三天。
  新旧怒焰军已经完全融合,新来的兵士巴不得赶紧有仗打,建军功、打天下。
  第三天,篝火旁。
  裴今宴没像前两天那样到处与人拼酒,而是坐在篝火旁,自己喝着闷酒。
  突然他敏锐发现,有人鬼鬼祟祟盯着他。
  伪装投靠,实则暗杀?
  这种情况,他并非第一次遇到,但不介意。
  想复仇,想成为明妆口中战无不胜的战神,就要付出多于所有人的努力,如果连突袭都察觉不到、提防不住、化解不了,就不造反拉退伍,拖累其他兄弟了。
  这样的暗杀,从他进入怒焰军便开始,一直跟随到武王私兵,再回怒焰军。
  想杀他的人层出不穷,而结果无一例外,都被他反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