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黛玉笑笑只答有用,待以后细说。
  贾赦倒也不小气,让黛玉想拿什么随便拿。
  这天傍晚的时候,天边晚霞灿烂,透红的天际,院子里四下开始掌灯。
  戏班子得了上前,千恩万谢磕头。
  外面忽然有人来报:“老太太,白先生她们回来了。”
  她们母女从去岁年底去京郊庄子上,到如今都将近半年了。
  史苗惊喜:“快请进来。”
  白家母女归家,最高兴莫过于黛玉,黛玉想效仿以前外祖母的做过的事,先前编写的农桑之书,关注者寥寥无几。
  黛玉打算另谋一个路线,编写科举教辅资料,将来真有了名声,再出其他书籍,才会受到重视。
  就像一首诗,就算格律用词气势都有,一个寻常书生写的和诗词大家写的,被关注度定然是不同的。
  先前被吹捧得珍贵无双的慧纹绣品,也是这个道理。
  黛玉道:“以前我不屑这些,只如今想要积累些声望,不得不为之,况且那些东西,也自有一番道理。”
  史苗也很赞同黛玉的想法:“世间谁不折腰,就算宫里皇帝陛下,祭天也好,拜见太上皇也罢,不也要弯腰行礼?”
  由着黛玉她们折腾吧!虽然事情的发展肯定不会像黛玉设想的那么顺利。
  年轻人,多折腾折腾是好事。
  京城现如今忙太上皇的寿辰,外邦使节往来,地方进献寿礼,一派欣欣向荣。
  政务上也有了新动作,说起那件事,贾政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前朝大典遗失散逸,为贺太上皇生辰,重修大典。”
  贾政闷声不响修书这么多年,总算轮到他要干一件大事了。
  史苗不由得想到明朝的永乐大典,又想到后来清朝弄的四库全书。
  可叹可叹。
  如果真修出来一部大典,于后世而言,是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
  但嚷嚷着要修书的人,未必修的是好书。
  史苗:“听起来是一件好事,不过也要看怎么来修,别把前朝史料都给修没了。”
  过了几天,朝廷敲定原先礼部出去的赵镇大人主事,贾政等人负责协助。
  这位大人却是不错,性子很性情刚直不阿,一丝不苟,适合来修书,尤其是史书,朝廷上下,无不说圣上此举圣明。
  今年太上皇整寿,送的礼必须比平常年份厚。
  荣国府的寿礼照例要拿到史苗跟前过目
  贾赦他们预
  备了十养全福蜜蜡,还有宝瓶、累丝八宝如意、寿山石雕青松等物。
  蜜蜡是太上皇近年来喜欢的物件,又是皇家最喜欢的明黄色,可谓投其所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