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2 / 3)
他仿佛无声地在说:“谁能证明女公子手里的账本是假的呢?”
曹穗就是明晃晃地告诉杜家,她就是要讹杜家。
杜家能怎么反驳呢?
拿出真正的账本?
他们只能硬生生吃了这个哑巴亏。
抄家抄到账本很合理吧?
账本上写着账目的去向很合理吧?
杜家内部争权用银钱贿赂很合理吧?
杜家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曹穗不怕他们不认账。
杜家主拦住还想要开口反驳的人,他知道这个钱杜家赖不掉,根本无法反驳。
“劳烦女公子将杜家不成器的族人贿赂的数目告知杜家,杜谋会给女公子一个满意的答案。”
彭赤的腰弯得更低,“杜家主宽宏大义,小人定然会如实转告女公子。”
得到想要得答案,彭赤带着百戏团的人又敲锣打鼓地回去,丝毫不在意周围的眼神,有孩子好奇地凑过来还很亲民的抱着人玩。
彭赤回到少府立刻去和貂蝉复命,他可是跟着貂蝉的老人,冀州、荆州都曾是他深入打探消息的地方,貂蝉很久就想要让他正儿八经的在少府当官,可他就乐意待在百戏团。
貂蝉得到他的准话去便去找曹穗,曹穗也没有要给杜家看账本的意思,直接一张纸上简简单单四个字——一千万钱。
貂蝉扫到,也被这个数据惊讶到。
曹穗余光瞥见她的眼神,笑道:“往日崔烈买三公的位置通过打折都拿的出来五百万钱,一千万钱对于杜氏,还不至于狗急跳墙。”
貂蝉:“经此一事,杜氏怕是要记恨上少府了。”
曹穗漫不经心道:“记恨我就记恨我,杜家聪明得很,只要我势强,他就不会与我交恶。”
等到势弱那一日,也不缺一个杜家了。
所以,还是得好好地维护好最大的靠山,别落到能叫人随便踩一脚的地步。
第330章 贴心送温暖曹穗:阿父,这次可不是我主动惹事
曹穗自然不可能等着杜家的“赔偿款”到位才开始准备冬衣,当初提前找丁氏也是没做任何好的打算,早早地就有人集中缝制冬衣。
当然,准备的这批冬衣不可能是棉服,普通百姓家都没办法给家里置办几件棉服,曹穗自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只是厚实些,但护膝、面罩、帽子这些却是额外置办,棉花含量很高。
毕竟是要给守卫的土兵所用,防风防寒自是要更加关注。
曹穗垫付了一大笔钱,她被许多人盯着,自然不可能私自动用朝廷的银钱,要不然得被群起而攻之,杜家若是不愿意还钱,曹穗真能被气得发疯,那可是她的钱。
有丁氏帮忙,几百名妇人换班倒地缝制冬衣,总算是赶在深冬前衣物小件赶制出来。
两班倒的作息看得曹穗都眼睛疼,可妇人们却十分乐意,毕竟缝制得多赚得多,平日里她们靠针线活可挣不到钱,难得的机会自然是珍惜。若不是人实在撑不住,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缝衣服。
这次可没有人敢在曹穗的眼皮子底下贪污,她点了点冬衣和小件,听着有上万件很多,但连人手一件都做不到,曹穗已经尽力了,分配的苦恼就让老父亲去操心吧。
杜家的事情自然也得和曹操说,曹穗把小谷和丁氏都拉来给她背书,力证这件事可不是她惹是生非在先。 ↑返回顶部↑
曹穗就是明晃晃地告诉杜家,她就是要讹杜家。
杜家能怎么反驳呢?
拿出真正的账本?
他们只能硬生生吃了这个哑巴亏。
抄家抄到账本很合理吧?
账本上写着账目的去向很合理吧?
杜家内部争权用银钱贿赂很合理吧?
杜家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曹穗不怕他们不认账。
杜家主拦住还想要开口反驳的人,他知道这个钱杜家赖不掉,根本无法反驳。
“劳烦女公子将杜家不成器的族人贿赂的数目告知杜家,杜谋会给女公子一个满意的答案。”
彭赤的腰弯得更低,“杜家主宽宏大义,小人定然会如实转告女公子。”
得到想要得答案,彭赤带着百戏团的人又敲锣打鼓地回去,丝毫不在意周围的眼神,有孩子好奇地凑过来还很亲民的抱着人玩。
彭赤回到少府立刻去和貂蝉复命,他可是跟着貂蝉的老人,冀州、荆州都曾是他深入打探消息的地方,貂蝉很久就想要让他正儿八经的在少府当官,可他就乐意待在百戏团。
貂蝉得到他的准话去便去找曹穗,曹穗也没有要给杜家看账本的意思,直接一张纸上简简单单四个字——一千万钱。
貂蝉扫到,也被这个数据惊讶到。
曹穗余光瞥见她的眼神,笑道:“往日崔烈买三公的位置通过打折都拿的出来五百万钱,一千万钱对于杜氏,还不至于狗急跳墙。”
貂蝉:“经此一事,杜氏怕是要记恨上少府了。”
曹穗漫不经心道:“记恨我就记恨我,杜家聪明得很,只要我势强,他就不会与我交恶。”
等到势弱那一日,也不缺一个杜家了。
所以,还是得好好地维护好最大的靠山,别落到能叫人随便踩一脚的地步。
第330章 贴心送温暖曹穗:阿父,这次可不是我主动惹事
曹穗自然不可能等着杜家的“赔偿款”到位才开始准备冬衣,当初提前找丁氏也是没做任何好的打算,早早地就有人集中缝制冬衣。
当然,准备的这批冬衣不可能是棉服,普通百姓家都没办法给家里置办几件棉服,曹穗自然不会打肿脸充胖子,只是厚实些,但护膝、面罩、帽子这些却是额外置办,棉花含量很高。
毕竟是要给守卫的土兵所用,防风防寒自是要更加关注。
曹穗垫付了一大笔钱,她被许多人盯着,自然不可能私自动用朝廷的银钱,要不然得被群起而攻之,杜家若是不愿意还钱,曹穗真能被气得发疯,那可是她的钱。
有丁氏帮忙,几百名妇人换班倒地缝制冬衣,总算是赶在深冬前衣物小件赶制出来。
两班倒的作息看得曹穗都眼睛疼,可妇人们却十分乐意,毕竟缝制得多赚得多,平日里她们靠针线活可挣不到钱,难得的机会自然是珍惜。若不是人实在撑不住,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缝衣服。
这次可没有人敢在曹穗的眼皮子底下贪污,她点了点冬衣和小件,听着有上万件很多,但连人手一件都做不到,曹穗已经尽力了,分配的苦恼就让老父亲去操心吧。
杜家的事情自然也得和曹操说,曹穗把小谷和丁氏都拉来给她背书,力证这件事可不是她惹是生非在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