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359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然的海水珠母贝就算有珠,通常每只贝也只有一颗,偶尔会有两颗。
  梁自强仔细翻看后,发现这只贝里面只有一颗。但珍珠并非全以数量论收获,像有些体积太小的珍珠,就算一大把加起来也不值钱。
  梁自强捏在手里这颗,目测有九到十毫米的直径,不算小了。
  太小的珍珠就算在后世都卖不起价,而这颗的话,放到后世估计能卖两百来块了,就算这个年头也值好几块。
  几块钱对于如今的梁自强来说似乎不多,但此刻他脚下的甲板上,到处都是成堆的珠母贝啊!
  当然,他现在也还不确定是否大多数里面都有珠。
  很快,他又连开几只珠母贝。
  本以为这这只贝能够开出接近于一公分已经是比较大的了,不料没多久,马上又撬出来一颗,比第一颗还大。
  船上有尺子,梁自强拿来量了一下,直径达到了十二毫米!
  这么大的就不可能只有几块的身价了,估计能值三四十来块!
  其他船员整理鱼虾,梁自强则专心地撬珍珠,像在开彩票一样。
  “嗬,这颗咋还颜色不一样,淡黄的,是不是更贵点?”林百贤一边忙活,一边抬眼瞧见梁自强又开出来一颗淡黄珍珠,不由问道。
  “淡黄比白色强不了多少,不算值钱。”梁自强回道。
  珠母贝大量产出的珍珠跟鲍鱼中偶尔存在的珍珠是不一样的,鲍珠形状不规则,颜色也缤纷多样,而珠母贝产出的珍珠绝大多数都是乳白色,偶尔也有淡黄的,但较少出现其他鲜艳的颜色。
  即便如此,梁自强在庞家辉送的那本画册上还是见到介绍,说有极个别的珠母贝能出现粉红色的珍珠。
  粉红色的珍珠非常少见,因此也就更为名贵。
  连续两网都拖捞到大量的珠母贝。其他船员整理完鱼获后,梁自强让他们也过来一起开贝。
  可惜直到把上千只珠母贝全部撬完,也并未发现粉红珍珠。
  但白色、米黄两色的珍珠却收集到近千颗,也就是说,几乎绝大多数的珠母贝中至少都开出了一颗珍珠。
  这种含珠率已经大大超出了梁自强的理解。他搞不懂这片海底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珠母贝,而且蕴含珍珠的机率如此之高!
  不管怎么说,今天光是开出来的珍珠,就能值好几千块了。
  再回想起那张手画海域图上的灰色印迹,现在梁自强总算弄明白了,那条船的船长为什么会特别留意这片海域。
  很可能那个船员在驾驶收鲜船之前,是负责开底层拖网船的,无意中发现了这里盛产珍珠的秘密,于是时不时带着船员们一起过来捞贝,撬走大批的珍珠作为外快。
  连续五天,梁自强都开着底拖船在这一带进行拖捞,范围也向着周边不断扩大。
  每天捞起的珠母贝数量都在几百上千只,可见海底蕴藏的珠母贝数量有多惊人。
  现在梁自强开始考虑,这一处地点的秘密已经无意中发现,那么另一处呢?会不会也是大海的底层有什么值钱东西?
  这次暂时去不成了,他决定下趟出海开着拖网船去试试看。
  回到岸边把正常鱼获都卖出后,他联系了庞家辉。
  一看到数量如此众多的珍珠,一开始庞家辉倒抽一口凉气,还以为他啥时候开始搞珍珠养殖了。
  结果拿起几颗一细看,庞家辉立马断定这并非养殖珍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