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瑾说得简略。
  可鲁瑶翻开那册子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应战之策,地形分析以及进攻线路,殚精竭虑的程度,难以想象。
  她不知该如何形容,一时惊讶无措道:“这么大的一盘棋,殿下的思虑未免太长远了些,五年内不知可否做到……”
  谢瑾盘算过了:“只要不发生大的天灾人祸,前朝政治清明,军队改制顺利的话,三年足矣。”
  鲁瑶眉头一拧:“就算是三年之计,殿下为何这么着急就……于将军不是才赢下关城么?”
  谢瑾只是笑笑:“长远计划,总归是没有错的。”
  鲁瑶点点头,又轻叹道:“大雍轻武,鲁家军又是最不起眼的防守后备军,都说只有苦劳没有功劳,来日能有机会作为主力进攻一路,自是扬名立功的好机会。可那朝廷这边——”
  “同样的东西我会交兵部韦尚书一份,请他到时在朝中进言。”
  谢瑾面色坚毅,目光却毫无察觉地柔了几许:“皇上会同意的,我信他。”
  第49章 婚服
  建康城的三伏天格外漫长, 立秋刚过,眼下才到末伏,暑气蒸得人心焦不安。
  距离帝后大婚, 已不到一月光景。
  谢瑾这虽是头一回替人操办婚事, 可他办事向来细致有条理, 学东西又快,有条不紊地协同礼部与内府,将一切事宜预备妥帖,挑不出任何错处。
  午后, 谢瑾又让灵昭去请王观来了趟弄月阁, 两人将大婚当日的流程重排了一遍。
  谢瑾又拿出一本账簿, 递给了王观。
  王观抿了口茶,忙去双手接过, 可一看内容就皱眉愣了下:“殿下, 这账簿是?”
  谢瑾:“此次大婚的已用和预算的开支都在上面了,我核算了两遍,请王尚书再帮忙看看有无增补,可以的话, 就替我交给皇上吧。”
  “为何要为大婚专设一本账啊?”王观一时没懂他的用意, 迟疑问:“大婚的开支是由国库出的,内府都有人记着,殿下将这账簿交给皇上的用意是?”
  谢瑾面色稍肃, 说:“婚事向来耗资破费,遑论是帝后的大婚, 若不省着用、算起来用,只怕等内府回过头清点,数额就已不可控了。如今三军还在两州边境与北朔正面对抗, 快入冬了,宫里的开支自然能省且省,按这账簿上的算法,这一桩大婚就能省出十万大军一个月的军饷。王尚书拿给皇上看,他自然能明白。”
  “竟是如此,是下官的眼界格局小了!”王观这人狡黠又胆小怕事,便为难推脱起来:“可这事,下官怕是不好开口吧……”
  毕竟是克扣皇帝的体面钱。
  节约用度虽是利国利军的好事,可总是得罪人的。要是让裴珩朕看见了那账目上的明细,发现他们为了省钱,把婚轿上东珠都换成了珍珠,诸如此类之事盘问起来,搞不好就要掉脑袋……
  谢瑾看穿了他的心思,稳声道:“皇上应不会在意这个的,怪罪下来,只说是我的主意便是。”
  王观还是不敢,心虚笑笑:“那不如……还是由殿下亲自去与皇上说吧?”
  想到如今自己和裴珩尴尬的关系,谢瑾正要拒绝。
  就听得王观又拧巴着脸叹了声长期,为自己开拓道:“殿下恐怕还不知,礼部最近可不光要忙着筹备大婚,下官得了最新的消息,不日北朔也要来派使臣来建康观摩婚礼,鸿胪寺如今是忙得像一锅粥啊,下官的心思还得往那处分,人都几日没着家了——”
  “北朔,要派使臣来建康?”谢瑾拧眉。
  他的印象里,北朔和大雍自三十多年前正式交战起,两国交恶,便没再互相派过使臣来往。
  前几日于震洲刚收复了云州两城,北朔则又借机往东并了端州一城,两国正是互不相让、争锋相对的节骨眼。
  他们却要派使臣过来参加婚礼,是有些蹊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