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3)
所以那封传位诏书自然是不需要取回的。
等到义忠亲王反叛后,这封诏书倒是该被销毁了,而太上皇也确实下令让贾代善销毁了,所以太上皇印象中这封诏书确实不该存在了。
至于金衣卫是太上皇手里的暗桩,是太上皇的情报组织。
而这个金衣卫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大家普遍都以为金衣卫的首领该是太上皇身边的宦官。
但是实际上,在太上皇的安排下金衣卫的首领一直都由禁卫军首领兼任,为的就是让金衣卫手中拥有武装力量。
而金衣卫的一个职责就是探查高门大户内的阴私之事,不过太上皇作为一个对勋贵大族们过分宽和的帝王对于这些其事情多半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这些人闹得不过火,不觊觎他的皇位,太上皇一律都当不知道。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秘密真的不重要了,这些秘密或许不足以让这些家族满门获罪家破人亡,但是让这些家族颜面扫地前程尽失却是轻而易举。
可以说只要有人能捏住这些秘密,那么这些大族都会受到其胁迫。
太上皇自然也知道这个权力有多大,所以自然也派心腹监视着金衣卫首领的行事,若发现其有异动,那是定斩不赦。
而金衣卫首领一旦卸任,金衣卫的那些文件也同样是要被彻底销毁的。
而贾代善当初的表现一直都足够的忠心,而且在义忠亲王叛乱后就很是有眼色的辞掉了禁卫军以及金衣卫的首领之位。
而随着贾代善的卸任,金衣卫的密折自然也就被太上皇派人收走了,而负责整理这些文件的,除了新一任禁卫军首领,也就是太上皇的亲表弟水隆外还有太上皇最信任的大太监。
所以按理常理来说,贾家是不可能还有这两样东西的,但是太上皇敢肯定,他的想法没有错。
毕竟荣国府府早已走下坡路,就连财产都入不敷出了,除了这两种东西外,不可能这么吸引义忠亲王乃至反贼的密切注意。
雍和帝闻言,笑了笑。
“看来大哥当年可真是消息灵通啊,连暗处的金衣卫首领是谁都明白。不过也对,毕竟朕要是没记错,贾赦那蠢货似乎一直都是大哥的伴读来着。”
让金衣卫首领的嫡长子给太子做伴读,刚好贾赦又是个蠢笨又不会闭嘴守拙的,义忠亲王不发现情况才怪。
而知道了太上皇暗处情报机构的实际掌控者,义忠亲王怎么会不拉拢,而这或许正是贾敬被义忠亲王另眼相待,又许嫁女儿的真相。
而贾代善这个一直表现得忠心耿耿的臣子,在死前有没有按照太上皇的要求毁掉诏书和秘闻雍和帝并不知道。
但是以宁国府执意拉荣国府下水的架势,雍和帝猜测贾代善恐怕真的把这些东西私藏了。
不过藏的地方估计很隐秘,所以哪怕到了如今也没被找到,所以那些反贼才会对荣国公府关注异常。
至于贾代善这么做的原因,这谁知道呢。
或许贾代善就是觉得这东西有私藏的价值;或许是因着儿子的无能贾代善看到了家族即将败落的未来,所以打算给儿孙留个后手;也或许贾代善真的按照规矩把该销毁送走的东西都解决了,如今的种种不过是反贼们的误会。
谁知道呢。
这个消息事关重大,雍和帝本是不希望让其他人知道这个消息的,但想了又想,他还是将徒怀楠叫到了宫中,如此这般的说了情况。
雍和帝问道:“楠弟觉得这诏书和密卷可还存在?”
徒怀楠皱眉沉思许久道:“臣弟猜测这诏书存在于否在两可之间,但是这记录金衣卫秘闻的卷宗恐怕确实存在。
甄家当初选择和反贼同流合污不就是因着先有把柄在反贼手中嘛。
如甄家这样立身不正又没有胆子坦白从宽之人怕是大多数,恐怕反贼那里已经拿到了部分消息并威胁了他们,这才能解释为何这些勋贵都这么大的胆子掺和进谋反之事。” ↑返回顶部↑
等到义忠亲王反叛后,这封诏书倒是该被销毁了,而太上皇也确实下令让贾代善销毁了,所以太上皇印象中这封诏书确实不该存在了。
至于金衣卫是太上皇手里的暗桩,是太上皇的情报组织。
而这个金衣卫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大家普遍都以为金衣卫的首领该是太上皇身边的宦官。
但是实际上,在太上皇的安排下金衣卫的首领一直都由禁卫军首领兼任,为的就是让金衣卫手中拥有武装力量。
而金衣卫的一个职责就是探查高门大户内的阴私之事,不过太上皇作为一个对勋贵大族们过分宽和的帝王对于这些其事情多半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只要这些人闹得不过火,不觊觎他的皇位,太上皇一律都当不知道。
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秘密真的不重要了,这些秘密或许不足以让这些家族满门获罪家破人亡,但是让这些家族颜面扫地前程尽失却是轻而易举。
可以说只要有人能捏住这些秘密,那么这些大族都会受到其胁迫。
太上皇自然也知道这个权力有多大,所以自然也派心腹监视着金衣卫首领的行事,若发现其有异动,那是定斩不赦。
而金衣卫首领一旦卸任,金衣卫的那些文件也同样是要被彻底销毁的。
而贾代善当初的表现一直都足够的忠心,而且在义忠亲王叛乱后就很是有眼色的辞掉了禁卫军以及金衣卫的首领之位。
而随着贾代善的卸任,金衣卫的密折自然也就被太上皇派人收走了,而负责整理这些文件的,除了新一任禁卫军首领,也就是太上皇的亲表弟水隆外还有太上皇最信任的大太监。
所以按理常理来说,贾家是不可能还有这两样东西的,但是太上皇敢肯定,他的想法没有错。
毕竟荣国府府早已走下坡路,就连财产都入不敷出了,除了这两种东西外,不可能这么吸引义忠亲王乃至反贼的密切注意。
雍和帝闻言,笑了笑。
“看来大哥当年可真是消息灵通啊,连暗处的金衣卫首领是谁都明白。不过也对,毕竟朕要是没记错,贾赦那蠢货似乎一直都是大哥的伴读来着。”
让金衣卫首领的嫡长子给太子做伴读,刚好贾赦又是个蠢笨又不会闭嘴守拙的,义忠亲王不发现情况才怪。
而知道了太上皇暗处情报机构的实际掌控者,义忠亲王怎么会不拉拢,而这或许正是贾敬被义忠亲王另眼相待,又许嫁女儿的真相。
而贾代善这个一直表现得忠心耿耿的臣子,在死前有没有按照太上皇的要求毁掉诏书和秘闻雍和帝并不知道。
但是以宁国府执意拉荣国府下水的架势,雍和帝猜测贾代善恐怕真的把这些东西私藏了。
不过藏的地方估计很隐秘,所以哪怕到了如今也没被找到,所以那些反贼才会对荣国公府关注异常。
至于贾代善这么做的原因,这谁知道呢。
或许贾代善就是觉得这东西有私藏的价值;或许是因着儿子的无能贾代善看到了家族即将败落的未来,所以打算给儿孙留个后手;也或许贾代善真的按照规矩把该销毁送走的东西都解决了,如今的种种不过是反贼们的误会。
谁知道呢。
这个消息事关重大,雍和帝本是不希望让其他人知道这个消息的,但想了又想,他还是将徒怀楠叫到了宫中,如此这般的说了情况。
雍和帝问道:“楠弟觉得这诏书和密卷可还存在?”
徒怀楠皱眉沉思许久道:“臣弟猜测这诏书存在于否在两可之间,但是这记录金衣卫秘闻的卷宗恐怕确实存在。
甄家当初选择和反贼同流合污不就是因着先有把柄在反贼手中嘛。
如甄家这样立身不正又没有胆子坦白从宽之人怕是大多数,恐怕反贼那里已经拿到了部分消息并威胁了他们,这才能解释为何这些勋贵都这么大的胆子掺和进谋反之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