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3)
但是还没等侯晗茵回到京城,侯晗茵却得到了消息,贾敬莫名因着丹药没了性命,以及平安州郡守一家全部遇难,那个脸上有胎记的青年再次失踪不见。
侯晗茵有些叹气,看样子这些叛贼埋进来的钉子不容小觑,连这样的消息都能得到,看样子博弈仍旧需要继续。
好在因着李姑娘的话,徒怀楠顺利的从平安州百姓的描述中得到了那个疑似沧海遗珠的真实容貌,有了画像总比以前虚空索敌要容易的多。
而且皇上因为秦可卿的关系,可一直没有放松对贾家的监视,贾敬虽然及时自尽没让更多的信息暴露出来,但光是隐居道馆的贾敬能能顺利得到消息这件事,就给皇上暴露了足够多的信息。
而且顺带着,皇上又多为贾家收集到了一条罪名,私自帮助叛贼藏匿银钱。
虽然因为皇上的各种迷雾弹,甄家其他人并没有事先感受到不对,但是甄应嘉却是个老狐狸。
虽然甄应嘉也没察觉到危险,但还是提前做了一手准备,甄应嘉在自己回京述职之前就分别派心腹们带着大笔的财物离开了甄家。
随着甄家势头不对,这些人便按照甄应嘉的命令将这些财富一部分彻底掩埋,一部分送到如贾家这样的老亲中。
这么做为的便是给家族留后路,好让甄家子弟未来有机会翻身。
这种事算是大家族的潜规则,勋贵中除了史家,其他人家都留下了这批财宝。
原本贾母也是言辞拒绝的,只说两家关系亲近,只要贾家还在,不需这些黄白之物,贾家也会尽全力帮助甄家。
但甄家这群人却并不死心,竟然带着这些财宝去了铁槛寺,请求了如今被圈在家庙中的王夫人。
王夫人在铁槛寺的日子不算难过,王夫人到底是宫中贵妃的亲娘,是荣国府里最受宠的贾宝玉的生母,铁槛寺的尼姑们奉承尚且来不及,哪里会苛待。
所以王夫人在抑郁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铁槛寺真正的金字塔尖,在铁槛寺内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但失去权利的滋味并不好受,所以王夫人对于甄家如此将她当回事的态度也就更加满意,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然后在贾家其他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贾家犯下了帮甄家藏匿财宝的过错。
而随着甄家罪名的确认,其他家族多半都选择将这份财产交了出来。
没办法,要是一般的罪名,各家帮忙隐藏一部分财产避免全部被抄家也就罢了,虽然这事是在皇上的嘴里抢肉吃是犯罪,但到底这么多年的潜规则在那摆着,这罪名算不得太重。
至少在这些特权者看来是无伤大雅的。
但是甄家最大的罪名那可是和叛党勾结,这种罪名谁还敢和甄家扯上关系。
这就和未来的犯罪和反恐一样,警察抓到了犯罪分子得查找证据,得审判量刑,犯罪分子自然有着侥幸心理。
但是一旦被定性为恐怖分子,那真是一旦上了名单怎么死都活该。
这些家族自然很是识趣的交出了甄家的钱财,表示自家原本不过是因着旧日的交情,在甄家的请求下帮甄家暂时管理。
如今甄家犯下如此大罪,那这钱自然该是国库的,可以说跪的都很痛快。
没办法,自从贾代善过世,这近二十年来甄家都是这些旧勋贵的领头羊,勋贵们对于甄家的倒台比对南安郡王府的倒台更加恐慌。
毕竟,南安郡王虽然属于旧勋贵但也属于异姓王,自打刘邦说出那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攻击之”1后,天下人对于异姓王没有好下场也算是早有心理准备。
这些旧勋贵虽然会对南安郡王的倒台唏嘘焦虑,但绝不会有甄家倒台时这样感同身受。
于是这些原本都不将律法放在眼里的人家瞬间都学会了识时务,不敢在皇上面前冒头。
只有王夫人,她在寺庙中消息并不灵通,没有及时将这笔财宝交出来。
不过等到王夫人知道了甄家的下场到底也没有那个智慧看清局势,不但不将甄家的财宝交出,还在甄家眼见着彻底没有希望后心安理得的将这笔银子划到了自己手里随意支配。 ↑返回顶部↑
侯晗茵有些叹气,看样子这些叛贼埋进来的钉子不容小觑,连这样的消息都能得到,看样子博弈仍旧需要继续。
好在因着李姑娘的话,徒怀楠顺利的从平安州百姓的描述中得到了那个疑似沧海遗珠的真实容貌,有了画像总比以前虚空索敌要容易的多。
而且皇上因为秦可卿的关系,可一直没有放松对贾家的监视,贾敬虽然及时自尽没让更多的信息暴露出来,但光是隐居道馆的贾敬能能顺利得到消息这件事,就给皇上暴露了足够多的信息。
而且顺带着,皇上又多为贾家收集到了一条罪名,私自帮助叛贼藏匿银钱。
虽然因为皇上的各种迷雾弹,甄家其他人并没有事先感受到不对,但是甄应嘉却是个老狐狸。
虽然甄应嘉也没察觉到危险,但还是提前做了一手准备,甄应嘉在自己回京述职之前就分别派心腹们带着大笔的财物离开了甄家。
随着甄家势头不对,这些人便按照甄应嘉的命令将这些财富一部分彻底掩埋,一部分送到如贾家这样的老亲中。
这么做为的便是给家族留后路,好让甄家子弟未来有机会翻身。
这种事算是大家族的潜规则,勋贵中除了史家,其他人家都留下了这批财宝。
原本贾母也是言辞拒绝的,只说两家关系亲近,只要贾家还在,不需这些黄白之物,贾家也会尽全力帮助甄家。
但甄家这群人却并不死心,竟然带着这些财宝去了铁槛寺,请求了如今被圈在家庙中的王夫人。
王夫人在铁槛寺的日子不算难过,王夫人到底是宫中贵妃的亲娘,是荣国府里最受宠的贾宝玉的生母,铁槛寺的尼姑们奉承尚且来不及,哪里会苛待。
所以王夫人在抑郁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铁槛寺真正的金字塔尖,在铁槛寺内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但失去权利的滋味并不好受,所以王夫人对于甄家如此将她当回事的态度也就更加满意,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然后在贾家其他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贾家犯下了帮甄家藏匿财宝的过错。
而随着甄家罪名的确认,其他家族多半都选择将这份财产交了出来。
没办法,要是一般的罪名,各家帮忙隐藏一部分财产避免全部被抄家也就罢了,虽然这事是在皇上的嘴里抢肉吃是犯罪,但到底这么多年的潜规则在那摆着,这罪名算不得太重。
至少在这些特权者看来是无伤大雅的。
但是甄家最大的罪名那可是和叛党勾结,这种罪名谁还敢和甄家扯上关系。
这就和未来的犯罪和反恐一样,警察抓到了犯罪分子得查找证据,得审判量刑,犯罪分子自然有着侥幸心理。
但是一旦被定性为恐怖分子,那真是一旦上了名单怎么死都活该。
这些家族自然很是识趣的交出了甄家的钱财,表示自家原本不过是因着旧日的交情,在甄家的请求下帮甄家暂时管理。
如今甄家犯下如此大罪,那这钱自然该是国库的,可以说跪的都很痛快。
没办法,自从贾代善过世,这近二十年来甄家都是这些旧勋贵的领头羊,勋贵们对于甄家的倒台比对南安郡王府的倒台更加恐慌。
毕竟,南安郡王虽然属于旧勋贵但也属于异姓王,自打刘邦说出那句“非刘氏而王者,天下攻击之”1后,天下人对于异姓王没有好下场也算是早有心理准备。
这些旧勋贵虽然会对南安郡王的倒台唏嘘焦虑,但绝不会有甄家倒台时这样感同身受。
于是这些原本都不将律法放在眼里的人家瞬间都学会了识时务,不敢在皇上面前冒头。
只有王夫人,她在寺庙中消息并不灵通,没有及时将这笔财宝交出来。
不过等到王夫人知道了甄家的下场到底也没有那个智慧看清局势,不但不将甄家的财宝交出,还在甄家眼见着彻底没有希望后心安理得的将这笔银子划到了自己手里随意支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