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子说,炸酥鱼味道好,就连东坡先生都拿炸酥鱼招待那些风雅好友,谓之“东坡鱼”。
  女孩子们一想,是不是吃了东坡鱼,就会像东坡先生那样有文采,日后说不定能当女夫子呢。
  那东坡鱼该如何做?先生说,要裹上面糊糊,再炸一炸。
  面糊糊?
  她们也不会做面糊糊。
  小四,你家阿娘的葱油炊饼,是不是面糊糊做的?
  小四一琢磨,是啊,阿娘出摊时,总是会做一大碗面糊糊。
  去我们家裹面糊糊吧。
  那日,她们确实做出了“东坡鱼”,酥酥脆脆的,还有一股葱油香。
  就是小四挨了她阿娘好一顿骂。
  剩下的面糊糊自然是不能卖了,小四的阿娘一边骂,一边笑着将剩下的面糊给做成了炊饼。
  第二日的三顿饭,女孩子们手里三张葱油炊饼,两条小黄鱼。
  “吃了东坡鱼,真的能当女夫子。”
  沈娣将小黄鱼大口塞进嘴里,泪不断地往下淌,“小五便在莲清书院里,当女夫子,她是女秀才呢。”
  她的笑了,带着一点点艳羡,却多的是佩服。
  还有,对儿时的怀念。
  是五个女孩子们躺在芭蕉叶下,诉说着长大以后的事的怀念。
  “沈姨,一切都过去了。”
  沈雁回用手巾替沈娣擦去脸上的眼泪,“艳艳姐回来了,日后沈姨也不用总是洗她的旧袄裙想她,绣绷上的半枝桂花,艳艳姐已经补上了,绣得很漂亮呢。”
  “还有啊沈姨......沈姨善烹调,懂学问,良善又待人极好。莲清书院的女夫子说,沈姨的阿娘是采蚌的,沈姨儿时就会跟着你的阿娘采蚌。她说,小时候她们就不喜欢沈姨的名字,嬉闹着给沈姨琢磨着新名字。沈姨还记得那个名字吗?她们唤你......”
  沈雁回伸手将那颗串了彩线的蚌珠戴到沈娣的颈间。
  那珍珠熠熠发光,恰如她的主人一样。
  “沈珍珠。”
  第35章 挎包,靓汤,酥炸玉蕈
  县衙众人一连吃了五只兔子, 剩余的兔子被分开关在了竹篓里,省得在众人不经意间,又生了一窝。
  “对了, 这个给你。”
  待沈雁回从牢狱里出来,递到她面前的,是一个精致的挎包。
  在大雍, 即便是寻常人家的女子, 都会买挎包。
  挎包大多为棉麻料, 会在上头绣山水花鸟,或挂流苏铜扣, 样式丰富, 种类繁多,任人挑选。
  双肩、单挎、斜挎, 应有尽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