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世界的人口很少,像前火之国这样被称为世界最富庶的大国,千代在接收的时候才发现该国人口满打满算也就才八千多万。八千多万听起来很多,但作为一个大国,且领土大多是平原的国家,打战又优先排除掉普通人, 算下来这个人数简直少得可怜。
  才不到一年的建国时间,虽然民间出现了一股婴儿潮,可算下来还是太少了。种地需要人,建设经商等领域也需要人, 如果能多解放一些农民,让他们从事其他的行业,才能促进高效的发展。
  种地本来就不是什么轻省的活,而以前那种低效的种法, 也只是白白浪费土地。
  而在农科院的进展喜人的阶段, 第一批受益的人就出现了。
  这里是离太平国大约五十公里远的一个中等规模的乡村, 村长从使者那边接到了一个新任务。
  “您是说……让我们腾出一半的耕地来种这种新粮吗?”胡须全白的老村长诧异的道。他看着摆在面前桌子上的那筐种子, 据面前农科院的技术人员说这是稻种。
  种了一辈子地的老村长确实认出了是稻种没错,可这和他印象里的稻种相差得有点大。颗粒过于饱满, 和以前的稻种一比就是吃饱了和饿肚子的区别。
  他刚才搓开了一枚,塞进嘴里咀嚼过,口腔留下来的香味也让他留恋不已。“可是大人,这么好的种子为什么不全种呢?”
  老村长吃惊的不是要换稻种,而是为什么不全种。“只种一半的话,那没有拿到新种子的农民未免有些可怜。还请大人能行行好,宽容一下吧。”
  说这话的时候,村长靠过去,技术人员觉得自己的兜里一重,一下子就意识到里面被装了什么东西。
  她无奈的将兜里的钱袋取出来,放在老村长的手心:“大概知道您心里在猜什么,但放心吧,王下达的是死命令,不会有人敢在这件大事上伸手。”
  这话听着有点文绉绉的,村长不是很明白,他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小声的对技术人员说:“乖囡,你简单点说,你爹我没听明白。”
  是的,村长看起来虽然老,但其实也才不到五十岁。而面前这名女技术人员便是他的幺女。
  村长生了四个儿子,就只有这么个女儿,从小就娇惯,以前他担心的是女儿身子过于单薄,虽然种地是把好手,但都是指挥别人种,自己不动手,一下地没多久就会晕。
  这样的女人是不会有农户家想讨去做媳妇的,而只会种地长相普通的农家女,想嫁到城里也几乎没可能。以前他只愁女儿嫁不出去,等太平国建国了,自家丫头偷偷跑去城里考试,吃上了稳定的公家饭,他改成愁一年见不到几次闺女,且对方说的话一次次深奥,现在倒是有些听不懂了。
  不仅听不懂,连‘贿赂’都不收了。这钱是给闺女的吗?不是,是给她上头的人好不。
  技术人员拿自家老爹没办法,道:“简单来说就是王规定了,每个村子只能种一半,新种子和旧种子的地必须靠得近,到时候两边长势不一样,就更能证明种子好,让大家以后都换这种种子。所以您也不用想着哪里吃亏,或者需要给钱打点才能全种上。”
  村长点了点头。“那行吧,这话也能堵住村民们的嘴。”其实他自己倒是没什么担心的,就是担心村里有人说嘴,一年到头的收入就全靠土地,虽然现在的官家比前头好太多,种出来的东西不会被贱卖,家家户户也不至于像以前那样守着地却吃不起自己亲手种的大米。
  可正是因为种地不仅成为了安身立命的资本,也能够得些余钱成为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总会有些人看得死紧,生怕自己的利益被侵占。
  技术人员又说:“而且王下令,如果这批种子的长势好,能收获比以前的种子四倍以上的收成,以后农民就不用交田税了。”
  村长点头,点到一半猛地抬起,瞪眼看着比自己要高一点的女儿。“你说的是真的?”他的嗓子发哑,急于求证。
  那双眼睛就像是钩子一般,犹如悬崖底下的人看到了光明希望一般慑人。
  技术人员轻轻点头,哽咽着说:“按照农科院的预期,这批种子的收成……不只有四倍,在之前的试验田里,足足有六倍的产出。”
  她知道比起田税,老村长更在意的还是收成。因为现在的田税已经很低了,对比起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就是只有四倍的收成,那点田税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村长深吸口气,哑着嗓子说:“我知道了。”他转移视线,落在了不远处的农田上,被精心伺候过的田地,一片连成一片,因为快到下种的时间,打理得非常整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