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第193节(3 / 4)
有红杏、青桃和青雀这三个先例在,府里哪个疼儿女的管事不想把自家孩儿送到鹤鸣苑伺候?
就算前程不如红杏、青雀等心腹,能轻松办差、体面出嫁也是极好的。
谁不想让自家女孩儿去伺候好伺候的主子,少受些罪呢?
唯一让人感到可惜的事情是,鹤鸣苑目前根本不缺人……
年末休沐,贾璋领了文渊阁发放给属官的节礼回家。
文渊阁的节礼规格比翰林院的节礼规格要高上许多,东西都很不错。
贾璋把孝敬长辈的东西交给黛玉,让她带人把东西送过去,也好尽一份晚辈的孝心。
新年时候,贾母照例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儿媳进宫参加宫宴,王夫人则被贾政报了病假,依旧在小佛堂里拜佛念经,只得了一顿带荤腥的好饭,算是让她庆祝年节。
待到大年初二,贾璋和黛玉一起出门,去师祖杨宗祯家里拜年。
作为叶士高的弟子,杨宗祯的中书,贾璋在杨门内部的地位很高。
黛玉是贾璋的妻子,年纪又轻,在杨门女眷中自然是备受照顾的。
尤其是杨阁老夫人,她与黛玉同是江南人,又同是爱诗书的才女,因此也很欣赏黛玉。
席间杨阁老夫人连声夸赞了黛玉好些句话,引得旁人家的小媳妇们艳羡无比。
而在另一边的暖阁里,杨宗祯与弟子门人也举办了宴席。
他们一边饮酒为乐,一边探讨朝中局势,亦然十分惬意。
杨宗祯的政治纲领非常简单,总体来说还是拉原倒张、政绩为先、藏锋隐芒的那一套。
不过这些计划还要等到太上皇宴驾,周、李两位阁老下台后才能施行,现在提起这些,也只是为了打好提前量。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杨宗祯脸上露出了些许疲惫之色来。
孔云眼尖,看到杨宗祯的神色后立即提出建议:“时辰不早了,也到了师相往日午休的时辰了。”
“咱们且退下吧,让叔玉和茂行搀扶着阁老去休息。”
孔云特意点名贾璋和杨叔玉,是因为杨宗祯最喜欢的晚辈就是他们两个。
他这也是在投阁老所好。
杨宗祯赞许地看了一眼孔云后,对杨叔玉和贾璋道:“你们孔师叔说得没错,我确实有些疲累了,你们两个过来送我回去。至于你们,该吃酒吃酒,该猜拳猜拳,不用理会我。”
“阿云,你性格稳重,帮我看着他们些,别让他们喝多了。”
孔云喜气洋洋地接受了阁老的安排,而杨叔玉和贾璋立刻应了一声是。
在这之后,他们两个飞速换好出门的大毛衣裳,然后顶着在座宾客羡慕嫉妒的眼光走到杨宗祯身边,一左一右扶着杨宗祯离开了宴客的暖阁。
走到外面后,贾璋撑起了十八骨绘红梅的油纸伞,杨叔玉小心翼翼地扶着祖父的胳膊,三人缓缓地漫步在风雪当中,向后院的方向走去。
杨叔玉看着从天中飘飘扬扬、像柳絮一样的雪花,忍不住向杨宗祯建议道:“祖父,要不然我去给您叫一顶暖轿来吧?这雪不小,您老人家别被冻着了。”
杨宗祯摆了摆手:“我不用什么暖轿,瑞雪兆丰年,这场雪下得好啊。”
“茂行,你说这雪下得好在哪里?” ↑返回顶部↑
就算前程不如红杏、青雀等心腹,能轻松办差、体面出嫁也是极好的。
谁不想让自家女孩儿去伺候好伺候的主子,少受些罪呢?
唯一让人感到可惜的事情是,鹤鸣苑目前根本不缺人……
年末休沐,贾璋领了文渊阁发放给属官的节礼回家。
文渊阁的节礼规格比翰林院的节礼规格要高上许多,东西都很不错。
贾璋把孝敬长辈的东西交给黛玉,让她带人把东西送过去,也好尽一份晚辈的孝心。
新年时候,贾母照例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儿媳进宫参加宫宴,王夫人则被贾政报了病假,依旧在小佛堂里拜佛念经,只得了一顿带荤腥的好饭,算是让她庆祝年节。
待到大年初二,贾璋和黛玉一起出门,去师祖杨宗祯家里拜年。
作为叶士高的弟子,杨宗祯的中书,贾璋在杨门内部的地位很高。
黛玉是贾璋的妻子,年纪又轻,在杨门女眷中自然是备受照顾的。
尤其是杨阁老夫人,她与黛玉同是江南人,又同是爱诗书的才女,因此也很欣赏黛玉。
席间杨阁老夫人连声夸赞了黛玉好些句话,引得旁人家的小媳妇们艳羡无比。
而在另一边的暖阁里,杨宗祯与弟子门人也举办了宴席。
他们一边饮酒为乐,一边探讨朝中局势,亦然十分惬意。
杨宗祯的政治纲领非常简单,总体来说还是拉原倒张、政绩为先、藏锋隐芒的那一套。
不过这些计划还要等到太上皇宴驾,周、李两位阁老下台后才能施行,现在提起这些,也只是为了打好提前量。
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杨宗祯脸上露出了些许疲惫之色来。
孔云眼尖,看到杨宗祯的神色后立即提出建议:“时辰不早了,也到了师相往日午休的时辰了。”
“咱们且退下吧,让叔玉和茂行搀扶着阁老去休息。”
孔云特意点名贾璋和杨叔玉,是因为杨宗祯最喜欢的晚辈就是他们两个。
他这也是在投阁老所好。
杨宗祯赞许地看了一眼孔云后,对杨叔玉和贾璋道:“你们孔师叔说得没错,我确实有些疲累了,你们两个过来送我回去。至于你们,该吃酒吃酒,该猜拳猜拳,不用理会我。”
“阿云,你性格稳重,帮我看着他们些,别让他们喝多了。”
孔云喜气洋洋地接受了阁老的安排,而杨叔玉和贾璋立刻应了一声是。
在这之后,他们两个飞速换好出门的大毛衣裳,然后顶着在座宾客羡慕嫉妒的眼光走到杨宗祯身边,一左一右扶着杨宗祯离开了宴客的暖阁。
走到外面后,贾璋撑起了十八骨绘红梅的油纸伞,杨叔玉小心翼翼地扶着祖父的胳膊,三人缓缓地漫步在风雪当中,向后院的方向走去。
杨叔玉看着从天中飘飘扬扬、像柳絮一样的雪花,忍不住向杨宗祯建议道:“祖父,要不然我去给您叫一顶暖轿来吧?这雪不小,您老人家别被冻着了。”
杨宗祯摆了摆手:“我不用什么暖轿,瑞雪兆丰年,这场雪下得好啊。”
“茂行,你说这雪下得好在哪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