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压力也是有的,我们学校的论文要求算是比较低的。你们江大的应该是最高标准那一档,你比我晚三年,压力是会有的。青教这个岗位,晚一年就是另一番天地。”
李豫点点头,“是呀。我下学期才带课,这学期先适应学院的工作氛围。趁着有大把时间,赶紧做些课题,写些文章出来。”
回到招待所的李豫,打开电脑整理白天与孙敏交流的资料和心得。孙敏给她分享了不少政策资料,这样就帮她节省很多搜索的时间。她一边整理,一边想着回到江城后一定给孙敏准备一份谢礼。梳理完资料后,已经十二点,她果然又收到唐宋的信息。除了午餐照片外,还有他文字描述的波士顿天气。
今天依旧是阅后即焚。
她收起手机准备睡觉时,想起来了孙敏让她租车的建议。她最初的打算是乘坐大巴车赶往各区县,不过如果租了车,会减少路途的时间,行程上会更加自由。
她重新打开手机,预定了高铁站旁边的租车行的车辆,明天早上取车。
就这样,她带着份地图,开着租来的汽车,开始俞城十几个区县的实地走访。
她花了十二天时间,从高校所在的文教区开始,走访工业和制造园区,参观西部最大物流园区以及大数据中心,走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郊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
期间,她见到了俞城的发展奇迹,也看到了资本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留下的烂尾工程。
这里有大片的山区却因为缺乏特色无人问津,也有因招商引资不利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俞城的产业政策在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上,发挥了看得见手的力量,也激发了看不见手的活力。发展过程中有公平和效率之争,不过这些负效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福利政策弥补。
在离开俞城前往川城的高铁上,李豫把自己十几天的启发和心得整理成简单文稿,为以后正式成文做准备。如果最终得以发表的话,孙敏会是她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
9|第9章
到达川城的那周,由于王庆师兄家里有事,李豫自行安排行程。这次她没有租车,而是乘坐公共交通走遍市里的城区和周边近郊区县。
俞城和川城这是两个同处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它们所处的区域发展,不像东部地区是共同富裕,而是扶贫与治贫。这个大区域内以两个城市为中心分别组成的小区域,缺乏东部地区的人才基础、经济基础、产业链、交通网络等一系列先发优势。那么挖掘两个小区域的后发优势成了她在走访时最大的乐趣。
李豫到这个城市的第三天上午,傅从玉微信联系她,问她明后天还在川城吗?在的话,可以一起吃晚饭。他明早过来出差。
她回信说这周都会在,下周才会往更西部去。
当天中午也就是波士顿的午夜,唐宋就从傅从玉那儿得到她的行程。
“唐宋,你这追人的进度条不行啊。这么多天,小豫都不搭理你。没戏的。”
傅从玉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没资格嘲笑他,唐宋心想。
“这不是既有时差又有距离吗?再说我每天十六七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哪有时间追人。先把实验搞定,才能安心回江城。”
她与傅从玉的约饭最终没有成行。他和团队来这边出差谈ip合作事宜,第一天谈完被对方强留下应酬。
俩人改约第二天的午饭,不成想傅从玉在江城的工作出意外,需要提前回去灭火。
李豫去最近的咖啡店打包了三明治和咖啡,递给要上出租车的傅从玉。
“带着路上用,别忙起来忘记吃饭。”
“放了你两次鸽子,小豫,对不起啊。”
“没事,快走吧。”
送走傅从玉后,她走到附近一家面馆,点一份招牌肠旺面,在嘎吱嘎吱的风扇下吃得满头大汗。
周日下午,李豫来到王庆师兄的办公室,这次听到的是与孙敏不太一样的观点。
王师兄给她展示西部的省级和国家级路网图,图中包含已建成的,在建中的和未来五年规划中的道路。 ↑返回顶部↑
李豫点点头,“是呀。我下学期才带课,这学期先适应学院的工作氛围。趁着有大把时间,赶紧做些课题,写些文章出来。”
回到招待所的李豫,打开电脑整理白天与孙敏交流的资料和心得。孙敏给她分享了不少政策资料,这样就帮她节省很多搜索的时间。她一边整理,一边想着回到江城后一定给孙敏准备一份谢礼。梳理完资料后,已经十二点,她果然又收到唐宋的信息。除了午餐照片外,还有他文字描述的波士顿天气。
今天依旧是阅后即焚。
她收起手机准备睡觉时,想起来了孙敏让她租车的建议。她最初的打算是乘坐大巴车赶往各区县,不过如果租了车,会减少路途的时间,行程上会更加自由。
她重新打开手机,预定了高铁站旁边的租车行的车辆,明天早上取车。
就这样,她带着份地图,开着租来的汽车,开始俞城十几个区县的实地走访。
她花了十二天时间,从高校所在的文教区开始,走访工业和制造园区,参观西部最大物流园区以及大数据中心,走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郊县和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
期间,她见到了俞城的发展奇迹,也看到了资本盲目投资一哄而上留下的烂尾工程。
这里有大片的山区却因为缺乏特色无人问津,也有因招商引资不利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俞城的产业政策在政府定位和后发优势上,发挥了看得见手的力量,也激发了看不见手的活力。发展过程中有公平和效率之争,不过这些负效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福利政策弥补。
在离开俞城前往川城的高铁上,李豫把自己十几天的启发和心得整理成简单文稿,为以后正式成文做准备。如果最终得以发表的话,孙敏会是她文章的共同作者之一。
9|第9章
到达川城的那周,由于王庆师兄家里有事,李豫自行安排行程。这次她没有租车,而是乘坐公共交通走遍市里的城区和周边近郊区县。
俞城和川城这是两个同处于西部地区的城市,它们所处的区域发展,不像东部地区是共同富裕,而是扶贫与治贫。这个大区域内以两个城市为中心分别组成的小区域,缺乏东部地区的人才基础、经济基础、产业链、交通网络等一系列先发优势。那么挖掘两个小区域的后发优势成了她在走访时最大的乐趣。
李豫到这个城市的第三天上午,傅从玉微信联系她,问她明后天还在川城吗?在的话,可以一起吃晚饭。他明早过来出差。
她回信说这周都会在,下周才会往更西部去。
当天中午也就是波士顿的午夜,唐宋就从傅从玉那儿得到她的行程。
“唐宋,你这追人的进度条不行啊。这么多天,小豫都不搭理你。没戏的。”
傅从玉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没资格嘲笑他,唐宋心想。
“这不是既有时差又有距离吗?再说我每天十六七个小时泡在实验室,哪有时间追人。先把实验搞定,才能安心回江城。”
她与傅从玉的约饭最终没有成行。他和团队来这边出差谈ip合作事宜,第一天谈完被对方强留下应酬。
俩人改约第二天的午饭,不成想傅从玉在江城的工作出意外,需要提前回去灭火。
李豫去最近的咖啡店打包了三明治和咖啡,递给要上出租车的傅从玉。
“带着路上用,别忙起来忘记吃饭。”
“放了你两次鸽子,小豫,对不起啊。”
“没事,快走吧。”
送走傅从玉后,她走到附近一家面馆,点一份招牌肠旺面,在嘎吱嘎吱的风扇下吃得满头大汗。
周日下午,李豫来到王庆师兄的办公室,这次听到的是与孙敏不太一样的观点。
王师兄给她展示西部的省级和国家级路网图,图中包含已建成的,在建中的和未来五年规划中的道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