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2 / 4)
林知瑶只与他对上了眼神儿,便胜却万千言语,心里那块石头也彻底砸了下来。
梁母更是了解亲儿子的,前有丈夫不回信,后有儿子不做声,再问什么也都没有意义了。
接着便是各自心知肚明,作鸟兽散。
第67章 反转
◎“才刚刚开始。”◎
奉元八年正月二十,开朝复印。
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正月里,各方势力紧盯政治风向,多数人选择了观望不前。
可上谏的奏本仍如雪花一般飘去朝阳殿,只是内容上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大量为中书令陈情喊冤的折子里,夹杂了极少数,约莫三四个弹劾的折子。
奉元帝对此闭口不提,却抵不住有心者上前道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会便只剩下中书令冤枉云云。
对御史们风向倒戈这事,最吃惊的当属林知珩。
旁人或是吃瓜看热闹,他确实实在在准备好了朝会为父发言。
在这之前,他最担心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兄长及那些义愤填膺的御史们。
然而事情发展过于荒谬,到叫他整个朝会下来,连句话都没插上。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退朝!”
最终奉元帝拍案而去,开年头一场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结束后,林知珩带着满头雾水去寻林知瑾,对方却被众臣围着,难以脱身。
他好不容易凑上去有个说话的机会,林知瑾只与他道:“回家再说。”便匆匆随几名御史走了。
消息迅速四散传开。
林知瑶的吃惊程度不亚于林知珩。
梁颂年今日告假朝会,一是想要避开群臣谏言林仲检的风头,二是打算为下次朝会准备裴案卷宗。
是以,林知瑶知道他也同自己一样,还不知晓朝会突发的状况,索性没等他回来,直接去了林知瑾那院,想着长兄回来与她说道说道。
同在一个府里,何氏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因而见到林知瑶过来,并不意外。
“先喝杯茶,他们一时半会儿且回不来。”
林知瑶点点头,接过茶杯坐下,想了想问道:“父亲出事之后,我心中有气,几日未见长兄,今儿个朝会之况,嫂子可知些什么内情?”
何氏也坐下来,笑笑道:“你知道我向来不过问他政事,适才听闻了只言片语,也是吃了一惊。”
林知瑶了解他长兄的脾气,也清楚何氏为人沉稳贤惠,心思多放在内宅之中,从不多嘴烦问,她也只是随口一提,没想着真问出什么。
何氏却一反平常,主动续说道:“我虽不知有什么内情,却瞧着你长兄这几天整日出门走动,似乎很忙。”
林知瑶微微一愣,“竟有这事儿?” ↑返回顶部↑
梁母更是了解亲儿子的,前有丈夫不回信,后有儿子不做声,再问什么也都没有意义了。
接着便是各自心知肚明,作鸟兽散。
第67章 反转
◎“才刚刚开始。”◎
奉元八年正月二十,开朝复印。
在这个暗流涌动的正月里,各方势力紧盯政治风向,多数人选择了观望不前。
可上谏的奏本仍如雪花一般飘去朝阳殿,只是内容上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大量为中书令陈情喊冤的折子里,夹杂了极少数,约莫三四个弹劾的折子。
奉元帝对此闭口不提,却抵不住有心者上前道破,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朝会便只剩下中书令冤枉云云。
对御史们风向倒戈这事,最吃惊的当属林知珩。
旁人或是吃瓜看热闹,他确实实在在准备好了朝会为父发言。
在这之前,他最担心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兄长及那些义愤填膺的御史们。
然而事情发展过于荒谬,到叫他整个朝会下来,连句话都没插上。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退朝!”
最终奉元帝拍案而去,开年头一场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结束后,林知珩带着满头雾水去寻林知瑾,对方却被众臣围着,难以脱身。
他好不容易凑上去有个说话的机会,林知瑾只与他道:“回家再说。”便匆匆随几名御史走了。
消息迅速四散传开。
林知瑶的吃惊程度不亚于林知珩。
梁颂年今日告假朝会,一是想要避开群臣谏言林仲检的风头,二是打算为下次朝会准备裴案卷宗。
是以,林知瑶知道他也同自己一样,还不知晓朝会突发的状况,索性没等他回来,直接去了林知瑾那院,想着长兄回来与她说道说道。
同在一个府里,何氏自然也听到了风声,因而见到林知瑶过来,并不意外。
“先喝杯茶,他们一时半会儿且回不来。”
林知瑶点点头,接过茶杯坐下,想了想问道:“父亲出事之后,我心中有气,几日未见长兄,今儿个朝会之况,嫂子可知些什么内情?”
何氏也坐下来,笑笑道:“你知道我向来不过问他政事,适才听闻了只言片语,也是吃了一惊。”
林知瑶了解他长兄的脾气,也清楚何氏为人沉稳贤惠,心思多放在内宅之中,从不多嘴烦问,她也只是随口一提,没想着真问出什么。
何氏却一反平常,主动续说道:“我虽不知有什么内情,却瞧着你长兄这几天整日出门走动,似乎很忙。”
林知瑶微微一愣,“竟有这事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