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吴县长为了感觉谢肖元明和贺皎皎,特意表彰了他们,还送了一台缝纫机,肖元明家的成分也因此由地主阶级变成了根正苗红的农民,村里人对肖元明家的看法也是因此而改变的。
  所以吴县长在看肖元明时,也是分外的热情,不外乎其他,当时他女儿能考上京城大学,贺皎皎出了很大的力,给了凤霞不少学习资料,还有一些习题,不然以他女儿的实力,考上京城大学,还是有些难的,但考上个普通大学没问题。
  可是京城大学和普通大学是有很大差别的,一个是国家最高学府,从京城大学出来的孩子,只要将来不出错,进入国家政委当个机关干部,是绝对没问题的。
  但是普通大学出来,顶多分配个工作罢了,他虽然是县长,却也不好为女儿的工作去谋私。
  所以在这一点上,吴俊的心中是很感谢肖元明和贺皎皎,一个是救了他女儿,一个是给了他女儿一个光明的前程,都是他吴家的大恩人。
  没想到肖元明现在还要出资重建小学,真的是当代年轻一辈的楷模啊!
  第498章 以名字命名
  现在他女儿在京城上学,跟贺皎皎既是同学,也是好朋友,听说还合伙搞了个什么服装厂,凤霞在京城还自己买了房子,又找了个好对象,凤霞前阵子还打电话回来,说是年底要带回家来。
  吴俊心中满意不已,也更加定肖元明和贺皎皎就是他女儿的贵人,不然他女儿哪会有这般好的人生?
  所以吴俊在看到肖元明的时候,十分热情的上前与他握手“肖元明同志,好久不见,听说你的生意是越做得越来越大了,却依旧能想着建设家乡,是当代年轻人该学习的榜样,这样吧,等学校重建完,我这边提议用你的名字命名,如何?”
  重建个学校出来,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政绩,对孩子对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自然引起高度重视。
  再者肖元明做了好事,他也愿意让大家都记住肖元明的这个恩情。
  毕竟这可是六千多块钱,不是六十块钱啊!
  六千多块钱,得一个工人不吃不喝的干十二年啊!
  有多少人挣了钱,是愿意拿出这么一大钱来的?、所以给人家一个名字怎么了?
  吴俊觉得这很合情合理。
  肖元明有些受宠若惊,他本想着只是资助一番家乡的学校,可没有想到要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啊!
  大家也觉得很合情合理,人家出这么多钱,留个名确实很正常。
  名字商定下来了之后,便是商议重建学校的事情了。
  下半场会议,几乎是两个校长的主场。
  两个校长说得激情四溢,唾沫横飞。
  小学校长觉得中学校长是来抢资金的,人家肖元明同志说的是出资重建小学,又没说要重建中学,你蹦哒出来干嘛?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中学校长“小学并没有初中重要,不需要重建,只需要修整一下就行了,中学才是最重要的啊!中学之后就是高中,要初中成绩好了,才能到县城进入重点高中!要是后面能考上大学,就是替自己公社替自己的大队争光啊!咱们公社到时候能多出几个大学生,不好吗?到时候他们出人头地,也像肖元明同志一样,回来回报咱们的家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