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第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敏一听,顿时脸红认错,“是儿媳着急了。”
  林烨喜滋滋,他倒不是不想读书,但他这么小就开始读书就过于不人道了,还是有靠山的好,不过他的靠山身体不是很好,在他满三岁启蒙不久,她就因为一次普普通通的着凉,一病不起。
  第4章 南下姑苏
  很快,林府挂起了白布。
  林海本还在为儿子过目不忘的天赋欣喜,一扭头,却痛失至亲,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
  一开始他们以为只是着凉,请了大夫来看,没好,反而更严重了,就请了太医,依旧无法阻止她一天天病重,没多久就去了。
  她的去世不单单给林海的打击大,对林烨的打击也很大,而且还让他有了一种紧迫感,太医说他祖母是之前生了两次重病,掏空了底子,能一直活到现在是用珍贵好东西精细养着,这一次生病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夜里,跪在灵堂前,林烨问一侧的林海:“父亲,为什么我们府中没有自己的大夫?”
  听到他这么问,林海从伤心中回过神来,知道了他的意思,摇了摇头,声音嘶哑:“你觉得我们自己培养的大夫会有太医的医术高超吗?”
  或许这些太医院的人在伺候宫里贵人的时候十分谨慎,引人诟病了些,但他们的本事毋庸置疑是医术最顶尖的那一批。
  林烨:“太医院的人医术最好,但太医不会离开京城,我们会一直都在京城吗?”
  林海拧眉,他揉了揉眉心。
  一直在京城任职?
  这不太可能。
  现在他要守孝,等孝满回来,京城不一定有合适的官位空缺,外任的概率不小。
  林烨:“到时候如果有相熟的大夫跟在我们身边,他能及时对症下药,这不好吗?”
  因为一句不为良相,即为良医,很多士大夫对医道是有一定了解的,但若是跟专业的大夫相比,那还是要听大夫的话。
  林烨也想过自学,他看过书房里的医书,他在这方面兴趣平平,而且他日后肯定要去参加科举,能分给学医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如专业人士。
  林海:“烨哥儿,你可知道,大夫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大夫的培养跟旁的不一样,他们不能闭门埋头钻研,必须要去医治病患,积累经验,才能提高医术。”
  所以要是想培养一个医术高明的大夫,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金钱,乃至人脉。
  所以有不少大户人家跟一些医馆的大夫相熟,家里有人生病了就去请,到时候再附上厚厚的诊金,这样大夫既可以在外面坐馆提高自己的医术,而他们也不用等、不用承担高昂的培养费。
  林烨微微侧头,看着这段时间消瘦了一圈的林海:“父亲,没关系,我们有时间,也有钱,如果父亲不愿意,烨哥儿有很多钱,父亲,我想做。”
  林海再问了一遍:“你确定?这是你临时起意?”
  得到了林烨认真的回答,“不是的,我想了很久。”
  医生的培养确实耗时长,上辈子普通学生大学四年,而医学生动不动就五年,然后本硕博转眼就是八年,还要去医院规培……
  换了一个时空,道理是一样的。
  没关系,他有钱,能克服大部分困难,别看他才三岁,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富翁了,之前他库房的大头是外祖父给他的,现在大头是祖母给他的。
  开一个私人小诊所,培养自己的医生,他的荷包完全可以支撑。
  但对林烨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大夫不好找,如果是已经独立坐馆的大夫,愿意来他们家大夫的技术多半不会太高,而且成分也杂,如果从小培养的话,那么要送到哪里去拜师?
  这个时候的拜师学艺可不是嘴上说说的,拜师之后徒弟就是师傅的半子,而且这个时候讲究留一手,把真本事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的情况十分普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