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王是极其护犊子的性格。
  当韩氏的子民,其实也能安居乐业。
  “说实话么,”韩枭笑了笑,手指搭在季清欢腰侧摩挲着,“比起我父王,我更支持季老将军登位。”
  公平公正的对比季韩两家人。
  两个老头儿站在一起,各自立于虚空背景。
  韩王,商贾出身生性多疑敏感,在政务上也是独断专行,杀伐果断。论民心不被天下百姓所认可,论脾性太过暴躁狠厉、阴晴不定。若他掌握大权很可能会骄傲自满,凭一己喜好行使君王大权,行事过于极端,早晚会被怨声载道的民声推翻。
  韩氏部将受韩王教化多年,也连带着杀气过重,正义感不足。
  只要能达到君主的命令就不会在意对与错。
  比如:当初韩王下令由季家军冲阵。
  韩氏部将会揣摩君心,故意迟些援助季家军,以达到外敌与宿敌共除的目标。
  哪怕当时季家军是他们的同盟战友。
  如此行径便能看出,日后韩王成了皇帝哪怕有私心做恶事,其部将也不会有人敢规劝他,为虎作伥的局面是必然的。
  韩枭不仅看的长远。
  也很了解南部的人心局面。
  再说季沧海,诚信忠厚,十几岁就辅佐皇子与五州政务打交道,这些年南征北战心系天下,百姓有口皆碑。虽日常脾性不够狠厉,但在遇到恶人恶事时,也是绝不手软的为民除害,是百姓和宗族心中唯一的君主。
  季家军部将跟随家主,心性是一样的忠于奉献、忧民所忧。
  可以说,随便拎一个季家军放到五州某个县城里。
  都会是爱民如子的小县官。
  上梁正则下梁不歪。
  季家父子行事也是多由幕僚或良将献计,共同商议之后,先谋再定。
  如此就不会出现有决断专行、君王私利伤于民的时候。
  所以在韩枭眼中,综合评判。
  明显季老爹更有当皇帝的资质和品性。
  说白了就是——
  他父王有些小家子气,宽广胸怀不足。
  最好的结局就是当个老王爷,守着一亩三分地蒸蒸日上,全天下百姓的民生大计却不敢托付于他父王。
  因为手里握着的权利不达顶尖。
  这对他父王来说是好的,能安享晚年不受民生祸乱。
  韩枭把他的想法娓娓道来:“所以论当皇帝,还是季老将军更适合,此番老将军能果断回到南部迎敌,一举收复了我的心,我也愿意辅佐老将军。”
  季沧海当皇帝,哪怕再不满韩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