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 / 2)
柳岚听出她小小的抱怨之情,宽慰道:“大概是有我在场,故意过来瞧热闹,有几个我也不熟,日后也不会打交道,你不管便是。”
“真的?”
秦蓁除了周家,并无关系亲近的亲戚,因此对于常人所看重的血脉亲族感触不深。
柳氏一族在寻柳村枝繁叶茂,秦蓁此前还为柳家过多的亲戚而烦恼过。
“真的。”柳岚认真道,“和我有往来的亲戚不多,等……等成亲了我再同你介绍。”
“好啊。”说到成婚,秦蓁又想起中秋时发生的事,便和柳岚说起。
柳岚听过后当即应下,心里寻思着要怎么说服赵承。
说话时不觉路远,好似眨眼间就到了目的地,柳岚将木盆交还给秦蓁,另一只手上提着的篮子也送了过去。
“下午在山上刚摘的毛果,有几个快熟透了,这两天吃刚好,剩下的没怎么熟,能多留几天。”
原是这样,秦蓁还想着柳岚明明知晓她的胃口,怎么还拿这么多过来。
柳岚给秦蓁挑的个头大,味道更好些,也方便剥皮。
秦蓁让他等等,自己先把东西放好,清空了篮子后又将昨天带回来的桂花糕放进去。
柳岚等待时只敢候在门外,定亲之后偶尔会跨进门内观察这个秦蓁从小生活的地方。
入了秋,葡萄藤的叶子开始发黄掉落,有一片在微风的力道下从枝头吹落到菜地里。
藤上挂着的葡萄串不多了,自成熟到现在,秦蓁给周家、柳岚和其他姑娘们都分过,最后只剩三串。
秦蓁见柳岚望向那边,便剪下一串给他。
“田叔买的这家桂花糕做得不错,你带回去尝尝。”秦蓁又看了看长势良好的葡萄藤,问道:“日后要把这株葡萄移栽到你家吗?”
柳岚不解:“你想移过去?”
这么大一株,若是动土只怕不好养活。
秦蓁思绪一转,猜到自己刚刚应当是想错了,“不想,不过可以剪一支过去,也搭一个架子,能遮阴乘凉。”
“好。”
第18章 成亲
“这三张桌子摆外头去,堂屋里边放两张正好。”
一大早,林青娘便指挥几个汉子把秦家布置了一番。
成亲的前一日,是女方宴请宾客的日子,由于秦蓁不常与人往来,参加宴席的人并不多。
安排在堂屋的女眷大部分是同秦蓁交好的姑娘们,左右秦蓁只是为了成婚热闹热闹,不在乎大家出多少礼金,因此只让她们有空的便过来吃顿饭,若是有事耽搁了也不必太过在意。
不过大家还是赶了过来,零用钱足够的便出十几二十个铜板,多多少少也算个心意,不够的则从家里带了几篮子菜,收拾出来能让大家吃上一盘。
邻居赵家在秦蓁的帮衬下这两年算是过得不错,大喜的日子丝毫不吝啬,早早过来送了两只养得不错的老母鸡,吴芳和大儿媳田夏还去了灶房那边忙活。
宴席在林青娘的安排下井井有条,五桌宾客说多不多,一家人倒也忙得过来。
秦家碗筷不够,因此秦蓁托李青竹和李成玉两人去问家里有无碗筷可借,两家人口多,匀出一些碗筷出来不算难事。 ↑返回顶部↑
“真的?”
秦蓁除了周家,并无关系亲近的亲戚,因此对于常人所看重的血脉亲族感触不深。
柳氏一族在寻柳村枝繁叶茂,秦蓁此前还为柳家过多的亲戚而烦恼过。
“真的。”柳岚认真道,“和我有往来的亲戚不多,等……等成亲了我再同你介绍。”
“好啊。”说到成婚,秦蓁又想起中秋时发生的事,便和柳岚说起。
柳岚听过后当即应下,心里寻思着要怎么说服赵承。
说话时不觉路远,好似眨眼间就到了目的地,柳岚将木盆交还给秦蓁,另一只手上提着的篮子也送了过去。
“下午在山上刚摘的毛果,有几个快熟透了,这两天吃刚好,剩下的没怎么熟,能多留几天。”
原是这样,秦蓁还想着柳岚明明知晓她的胃口,怎么还拿这么多过来。
柳岚给秦蓁挑的个头大,味道更好些,也方便剥皮。
秦蓁让他等等,自己先把东西放好,清空了篮子后又将昨天带回来的桂花糕放进去。
柳岚等待时只敢候在门外,定亲之后偶尔会跨进门内观察这个秦蓁从小生活的地方。
入了秋,葡萄藤的叶子开始发黄掉落,有一片在微风的力道下从枝头吹落到菜地里。
藤上挂着的葡萄串不多了,自成熟到现在,秦蓁给周家、柳岚和其他姑娘们都分过,最后只剩三串。
秦蓁见柳岚望向那边,便剪下一串给他。
“田叔买的这家桂花糕做得不错,你带回去尝尝。”秦蓁又看了看长势良好的葡萄藤,问道:“日后要把这株葡萄移栽到你家吗?”
柳岚不解:“你想移过去?”
这么大一株,若是动土只怕不好养活。
秦蓁思绪一转,猜到自己刚刚应当是想错了,“不想,不过可以剪一支过去,也搭一个架子,能遮阴乘凉。”
“好。”
第18章 成亲
“这三张桌子摆外头去,堂屋里边放两张正好。”
一大早,林青娘便指挥几个汉子把秦家布置了一番。
成亲的前一日,是女方宴请宾客的日子,由于秦蓁不常与人往来,参加宴席的人并不多。
安排在堂屋的女眷大部分是同秦蓁交好的姑娘们,左右秦蓁只是为了成婚热闹热闹,不在乎大家出多少礼金,因此只让她们有空的便过来吃顿饭,若是有事耽搁了也不必太过在意。
不过大家还是赶了过来,零用钱足够的便出十几二十个铜板,多多少少也算个心意,不够的则从家里带了几篮子菜,收拾出来能让大家吃上一盘。
邻居赵家在秦蓁的帮衬下这两年算是过得不错,大喜的日子丝毫不吝啬,早早过来送了两只养得不错的老母鸡,吴芳和大儿媳田夏还去了灶房那边忙活。
宴席在林青娘的安排下井井有条,五桌宾客说多不多,一家人倒也忙得过来。
秦家碗筷不够,因此秦蓁托李青竹和李成玉两人去问家里有无碗筷可借,两家人口多,匀出一些碗筷出来不算难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