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52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狄进当然也不再说契丹话:“萧统军风采依旧,能得辽主重用,令人欣慰!”
  萧惠心头欢喜,汉话都说得顺畅了不少:“陛下盛赞狄相公深明大义,不愧是曾为生辰使,为先帝贺寿,知辽宋乃兄弟之国,相盟互利,不被宵小所惑啊!”
  两人大笑,曾经的冲突烟消云散,恨不得把酒言欢,倒是比以前的兄弟之国更兄弟了。
  而期间,狄进也不忘对着跟在萧惠身后的汉人臣子点了点头:“起颂兄!”
  对待刘六符,狄进远没有与萧惠的热络,但眼神交流之间,又有不同。
  刘六符自从得知了宋人的选择,先是诧异,渐渐的也琢磨出味道来。
  宋廷放弃与燕结盟,共克辽国,唯有一个原因。
  相比起一个已经走下坡路的熟悉敌人,对方更担心一个潜力未知的陌生敌人。
  如果没有收复河西,没有马踏中京,箭射辽宫,这份自信显得很没道理。
  但现在,宋廷的抉择只会让刘六符昔日身为辽人的骄傲彻底消散,心思彻底活络起来。
  或许该为自己,该为自己的家族,好好谋划一下未来了!
  程琳冷眼旁观,视线也在刘六符身上落了落,就不着痕迹地移开。
  待得众人入帐,各自入座,稍作寒暄后,萧惠又笑道:“狄相公,我主此番让程正使归国,是愿再续盟约,其实程正使博闻强识,对我契丹之事相知甚多,我主很是欢喜,实在不舍他就这般离开,主要是怕贵朝担心安危嘛,哈哈!”
  这话很明显,就是辽帝耶律宗真担心叛军那边散播假消息,挑拨离间,才将程琳眼巴巴地送过来,表明使节安然无恙。
  至于继续谈判结盟,耶律宗真认为程琳是个不错的交流对象,所以如果宋廷愿意,可以接着让程琳回去,继续商谈盟约事宜。
  程琳默然,等待狄进的指示,狄进则欣然颔首:“辽主所盼,正是我朝所期,宋辽重修旧好,自然可以再定盟约!”
  萧惠先是一喜,盟约好啊,然后一惊,这位亲自来谈判的盟约,不会提什么过分条件吧?
  果不其然,狄进接着道:“盟约的岁币,可以先议一议了!”
  以前提及岁币,宋出岁币,辽收岁币,分歧顶多是给多少,偏偏眼前这位是敢跟辽人索要岁币的主,萧惠干笑了一下:“狄相公之意是,贵朝每年赐下多少?”
  “反了!”
  这话说得已经足够客气,甚至有些失了国体,毕竟辽国之前一直以兄长自居,结果狄进依旧毫不客气:“兄弟之国,也要明算账,我大宋愿予贵国太平,自然是贵国交付岁币,若缺银绢,可用骏马牛羊代替,这点我们不挑!”
  岁币是什么?
  核心五个字,花钱买太平!
  同样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军事实力要基本相当,或者说哪怕比不上,也能打得对方头晕脑胀,不愿再持续地交锋下去。
  澶渊之盟,便是辽国二十万大军南下,在萧太后与辽圣宗亲征的情况下,并没能占到便宜,宋人又坚决不愿割舍半寸土地,再加上两国连年打仗,都有了疲惫之心,才开启了谈判。
  对于宋廷来说,相比起每年投入的军费支出,岁币的支出几乎是九牛一毛,完全无法相比,何况还有开放榷场贸易后所能赚取的利益。
  对于辽国来说,每年三十万银绢的岁币,虽然喂不饱整个国家,却能喂饱契丹贵族,而这个阶层不愿意再为了寥寥无几的收益,去战场上搏命,便答应了这样的补偿方式。
  契丹铁骑能够南下,却不再选择出兵,自此两国太平,相安无事。
  再看现在。
  宋收河西,得河西骑兵,此前通过战绩表明了攻守之势异也,千里奔袭的骑兵同样能够打到辽都城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