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527节(3 / 4)
当年私心作祟,犯下大错,他的弥补方式就是这段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幕僚的职务中,此时禀告完河北各州县的民生情况后,趁机道:“依下官之见,我朝当一口否决燕国的联盟,不可用国书,更不能用国信礼!”
顿了顿,杨文才坚定地补充道:“莫说出兵,连答应都不答应!”
狄进眉头一抬,发问道:“为何要如此,让他们自相残杀不好么?”
杨文才分析道:“我朝即便不出兵,但凡以国书盟之,用国信礼契之,便是对燕的支持,助他们稳定军心民心,辽人警惕我朝,分心他顾,无法全力围剿,燕就可得势!”
狄进道:“燕若得势,辽国分裂就在眼前,岂不是正合我朝之意?”
“不!”
杨文才摇了摇头,正色道:“辽国经此一役,衰败已成定局,而那欧阳春野心勃勃,麾下精兵良将,各族拥护,威胁反倒更大,助燕抗辽,看似得利,实则短视,是在养虎为患啊!”
狄进目露赞许:“说得好!”
历史上辽兴宗一朝,就是由盛转衰的阶段,现在经过种种改变,衰败之势更是难以遏制。
此消彼长之下,宋廷收复河西,对辽日渐强势,无论是国力民心,还是军事实力,都有着把握,可以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后,从与辽持平,变为对辽占据绝对的优势。
到那时无论是狄进,还是官家赵祯、大将狄青,都处于人生的巅峰,便可一举挥军北上,夺取燕云,灭辽国祚。
这不仅是最稳妥的方法,同时也能避免灭了辽国后,北方会出现另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契丹破灭的残势中崛起,成为中原的又一个心腹大患!
北方草原民族此前一直没有稳定统一的国家政权,而当辽立国祚两百多年后,漫长的统治时期就让北方人渐渐习惯,这种惯性便如同中原王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一统般,是真正的立国根基。
所以辽灭后有金,金灭后有元,看似种族不同,治理国家的策略也有改变,内核实则一致。
直到朱元璋再度统一南北,北方才回归草原部落的形式,依旧对中原虎视眈眈,最终后金崛起。
太久远的事情,狄进不会考虑,他现阶段为之努力的政治目标,就是不仅要灭辽国祚,更要将北方打回原形,重新回归草原部族的生存形式。
有了这样的抱负,再看欧阳春的崛起,不吝于未来金国的威胁。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反抗契丹的时候,女真勇士连万人都没有,结果席卷北方,一发不可收拾。
欧阳春如今建立燕国,麾下数万精锐,于民间各部落皆有威望,联合南北,合力反抗契丹,这样的人物又岂能等闲视之?
杨文才没有想得这么深,但他坚定地贯彻相公的决议,沉声道:“相公,如今官家和太后都有意动,若是国书下达,就来不及了,要早做安排!”
狄进道:“辉博,你以为‘司灵’所言,欧阳春早就与朝堂重臣有所往来,是否可信?”
杨文才道:“可信!”
“下官这些日子仔细翻看了‘组织’的相关案录,之前公孙御史审问‘司命’王从善时,就用欧阳春如今的成就刺激对方,因为王从善并不认为自己的继承人会因为上一辈的恩怨,与欧阳春为敌。”
“可事实上,王从善并不清楚自己的传人‘司灵’与三代‘司命’的真正关系,‘司灵’视三代‘司命’为恩师,对于背叛的苏莱曼一脉显然无比痛恨,他的复仇之念只会比王从善更甚,所以此番将欧阳春的情报交代出来,也是借我朝之手报复!”
狄进点了点头:“不错!‘司灵’在这些事情上,没有撒谎!”
“那就要查清楚,到底是哪位重臣,与欧阳春有往来!”
杨文才道:“欧阳春当年南下的时候,我朝还未灭西夏,谁都没有那么久远的先见之明,在那个时候扶持一个辽东势力!恐怕也是近来才联系上,如果能改变这位的态度,相公再向太后与官家进言,痛陈厉害,便可拒绝与燕盟约!现在就是不知道,欧阳春当年到底联合的是谁?”
“没必要猜测他当年联合的是谁,只要清楚如今两府内,哪位宰执推动与燕盟约便可!”
狄进淡然道:“是吕相。”
杨文才恍然大悟,低声道:“因为王相遣使入辽?” ↑返回顶部↑
顿了顿,杨文才坚定地补充道:“莫说出兵,连答应都不答应!”
狄进眉头一抬,发问道:“为何要如此,让他们自相残杀不好么?”
杨文才分析道:“我朝即便不出兵,但凡以国书盟之,用国信礼契之,便是对燕的支持,助他们稳定军心民心,辽人警惕我朝,分心他顾,无法全力围剿,燕就可得势!”
狄进道:“燕若得势,辽国分裂就在眼前,岂不是正合我朝之意?”
“不!”
杨文才摇了摇头,正色道:“辽国经此一役,衰败已成定局,而那欧阳春野心勃勃,麾下精兵良将,各族拥护,威胁反倒更大,助燕抗辽,看似得利,实则短视,是在养虎为患啊!”
狄进目露赞许:“说得好!”
历史上辽兴宗一朝,就是由盛转衰的阶段,现在经过种种改变,衰败之势更是难以遏制。
此消彼长之下,宋廷收复河西,对辽日渐强势,无论是国力民心,还是军事实力,都有着把握,可以在接下来的十年二十年后,从与辽持平,变为对辽占据绝对的优势。
到那时无论是狄进,还是官家赵祯、大将狄青,都处于人生的巅峰,便可一举挥军北上,夺取燕云,灭辽国祚。
这不仅是最稳妥的方法,同时也能避免灭了辽国后,北方会出现另一个新兴的国家,在契丹破灭的残势中崛起,成为中原的又一个心腹大患!
北方草原民族此前一直没有稳定统一的国家政权,而当辽立国祚两百多年后,漫长的统治时期就让北方人渐渐习惯,这种惯性便如同中原王朝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一统般,是真正的立国根基。
所以辽灭后有金,金灭后有元,看似种族不同,治理国家的策略也有改变,内核实则一致。
直到朱元璋再度统一南北,北方才回归草原部落的形式,依旧对中原虎视眈眈,最终后金崛起。
太久远的事情,狄进不会考虑,他现阶段为之努力的政治目标,就是不仅要灭辽国祚,更要将北方打回原形,重新回归草原部族的生存形式。
有了这样的抱负,再看欧阳春的崛起,不吝于未来金国的威胁。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反抗契丹的时候,女真勇士连万人都没有,结果席卷北方,一发不可收拾。
欧阳春如今建立燕国,麾下数万精锐,于民间各部落皆有威望,联合南北,合力反抗契丹,这样的人物又岂能等闲视之?
杨文才没有想得这么深,但他坚定地贯彻相公的决议,沉声道:“相公,如今官家和太后都有意动,若是国书下达,就来不及了,要早做安排!”
狄进道:“辉博,你以为‘司灵’所言,欧阳春早就与朝堂重臣有所往来,是否可信?”
杨文才道:“可信!”
“下官这些日子仔细翻看了‘组织’的相关案录,之前公孙御史审问‘司命’王从善时,就用欧阳春如今的成就刺激对方,因为王从善并不认为自己的继承人会因为上一辈的恩怨,与欧阳春为敌。”
“可事实上,王从善并不清楚自己的传人‘司灵’与三代‘司命’的真正关系,‘司灵’视三代‘司命’为恩师,对于背叛的苏莱曼一脉显然无比痛恨,他的复仇之念只会比王从善更甚,所以此番将欧阳春的情报交代出来,也是借我朝之手报复!”
狄进点了点头:“不错!‘司灵’在这些事情上,没有撒谎!”
“那就要查清楚,到底是哪位重臣,与欧阳春有往来!”
杨文才道:“欧阳春当年南下的时候,我朝还未灭西夏,谁都没有那么久远的先见之明,在那个时候扶持一个辽东势力!恐怕也是近来才联系上,如果能改变这位的态度,相公再向太后与官家进言,痛陈厉害,便可拒绝与燕盟约!现在就是不知道,欧阳春当年到底联合的是谁?”
“没必要猜测他当年联合的是谁,只要清楚如今两府内,哪位宰执推动与燕盟约便可!”
狄进淡然道:“是吕相。”
杨文才恍然大悟,低声道:“因为王相遣使入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