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520节(2 / 4)
大名府衙。
狄进听完整个过程,欣然颔首:“姐,幸得你出面,换作是我,多少有些顾忌,曾娘子不会这么老实地交代的!”
狄湘灵道:“你觉得她说的是真话?别的倒也罢了,安排这么个人,只为了让我狄家和郭家一起经商?”
“这就是‘司灵’的高明之处。”
狄进面露凝重:“他看出了我族最大的弱点,人才稀少,底蕴不足,此举揠苗助长,培养的就是贪婪与野望,一旦成功,后患无穷,偏偏我还不能多说什么!”
族人鱼肉乡里可以大义灭亲,为人称颂,但族人改善生活也不允许,那就是六亲不认了,这和不孝一样,同样是士人不愿受的污名。
所以狄进不准备继续等待,直接道:“郭氏既有意与我族一起经营商路,那就揭破此事,让各方相关之人,齐聚大名府吧!”
狄湘灵奇道:“‘司灵’会主动参与这件事吗?”
“风浪越大,鱼儿越有跃龙门的机会!”
狄进笑道:“这条漏网之鱼,将来若想兴风作浪,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得参与其中!”
第六百一十二章 齐聚
“小乙!小乙!”
听到身后的呼唤声,林小乙有些无奈地收住缰绳,转身行礼:“杨官人!”
杨文才拍马赶了上来,笑容和煦:“走,一起去迎一迎狄大人!”
这是对如今狄氏家主狄元昌的称呼,大人在这个年代基本是用作直系长辈的称呼,父亲大人最常见,祖父也可以称大人,此外对德高望重的老人,同样可以这么称呼。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只是这种称呼,就难免有些恭维谄媚了,杨文才叫起来却极为顺畅,好似发自真心,在京师时,就奉承得那位狄进的大伯极为开怀。
相比起来,林小乙就是规规矩矩,未有刻意讨好的意思。
甚至对于杨文才,双方一是亲近的书童,一是得力的幕客,已被公子授予官身,林小乙都想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没有人具体教他这么做,但就是想要这么做。
杨文才早就看了出来,愈发觉得这个贫苦人家出身,却走了大运成为宰执书童的年轻人,将来一定能走到狄家宅老的位置。
这样的人,更要结交。
当然分寸也要拿捏好,平日里他是不会太过热络的,此时出大名府相迎狄家人,正是好机会。
两人并肩而行,杨文才主动聊起了北方的事情:“程学士已至上京,得到了辽帝的隆重接待,筵席上一片其乐融融,竟无人提及此前的北伐,好似澶渊之盟并未毁弃!呵!契丹高层的畏战之心,暴露无遗!”
别的事情倒也罢了,这等事迹能让任何宋人精神大振,林小乙也忍不住道:“北虏真的开始惧怕我们了?”
“哈!当然!”
杨文才终究是杨家人,一想到昔日杨业的下场,再看看如今的辽人,一股豪气就涌上心头:“我少时曾经立志,当收复燕云,光宗耀祖,如今我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收复燕云还不够,要灭辽,彻底将这群蛮夷赶回草原,才是为我祖父杨无敌报仇雪恨!”
身为北方人,林小乙同样有此憧憬,如今那遥不可及的愿望越来越走近现实,自然也心潮澎湃:“若能见得那一日,此生也无憾了!”
“一定能的,并且我们还是第一批见证者,我朝能有今日对辽的威逼,狄相公居功至伟!”
此言一出,林小乙浮现出与有荣焉之色,两人就辽国的局势打开话匣子,免不了眉飞色舞。 ↑返回顶部↑
狄进听完整个过程,欣然颔首:“姐,幸得你出面,换作是我,多少有些顾忌,曾娘子不会这么老实地交代的!”
狄湘灵道:“你觉得她说的是真话?别的倒也罢了,安排这么个人,只为了让我狄家和郭家一起经商?”
“这就是‘司灵’的高明之处。”
狄进面露凝重:“他看出了我族最大的弱点,人才稀少,底蕴不足,此举揠苗助长,培养的就是贪婪与野望,一旦成功,后患无穷,偏偏我还不能多说什么!”
族人鱼肉乡里可以大义灭亲,为人称颂,但族人改善生活也不允许,那就是六亲不认了,这和不孝一样,同样是士人不愿受的污名。
所以狄进不准备继续等待,直接道:“郭氏既有意与我族一起经营商路,那就揭破此事,让各方相关之人,齐聚大名府吧!”
狄湘灵奇道:“‘司灵’会主动参与这件事吗?”
“风浪越大,鱼儿越有跃龙门的机会!”
狄进笑道:“这条漏网之鱼,将来若想兴风作浪,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得参与其中!”
第六百一十二章 齐聚
“小乙!小乙!”
听到身后的呼唤声,林小乙有些无奈地收住缰绳,转身行礼:“杨官人!”
杨文才拍马赶了上来,笑容和煦:“走,一起去迎一迎狄大人!”
这是对如今狄氏家主狄元昌的称呼,大人在这个年代基本是用作直系长辈的称呼,父亲大人最常见,祖父也可以称大人,此外对德高望重的老人,同样可以这么称呼。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只是这种称呼,就难免有些恭维谄媚了,杨文才叫起来却极为顺畅,好似发自真心,在京师时,就奉承得那位狄进的大伯极为开怀。
相比起来,林小乙就是规规矩矩,未有刻意讨好的意思。
甚至对于杨文才,双方一是亲近的书童,一是得力的幕客,已被公子授予官身,林小乙都想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
没有人具体教他这么做,但就是想要这么做。
杨文才早就看了出来,愈发觉得这个贫苦人家出身,却走了大运成为宰执书童的年轻人,将来一定能走到狄家宅老的位置。
这样的人,更要结交。
当然分寸也要拿捏好,平日里他是不会太过热络的,此时出大名府相迎狄家人,正是好机会。
两人并肩而行,杨文才主动聊起了北方的事情:“程学士已至上京,得到了辽帝的隆重接待,筵席上一片其乐融融,竟无人提及此前的北伐,好似澶渊之盟并未毁弃!呵!契丹高层的畏战之心,暴露无遗!”
别的事情倒也罢了,这等事迹能让任何宋人精神大振,林小乙也忍不住道:“北虏真的开始惧怕我们了?”
“哈!当然!”
杨文才终究是杨家人,一想到昔日杨业的下场,再看看如今的辽人,一股豪气就涌上心头:“我少时曾经立志,当收复燕云,光宗耀祖,如今我有了更大的雄心壮志,收复燕云还不够,要灭辽,彻底将这群蛮夷赶回草原,才是为我祖父杨无敌报仇雪恨!”
身为北方人,林小乙同样有此憧憬,如今那遥不可及的愿望越来越走近现实,自然也心潮澎湃:“若能见得那一日,此生也无憾了!”
“一定能的,并且我们还是第一批见证者,我朝能有今日对辽的威逼,狄相公居功至伟!”
此言一出,林小乙浮现出与有荣焉之色,两人就辽国的局势打开话匣子,免不了眉飞色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