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神探志 第5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刘知谦年近四十,便是东染院使,太尉是不指望了,但好好走下去,一个高阶将领的横班之位,基本跑不了的,同样是武臣里的前程似锦。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初衷,此时亲至大名府外迎接,更是第一时间将谍探的情报汇总奉上:“请程学士,狄直阁过目!”
  程琳看了后,目光微沉:“萧孝穆传令各部,扬言太后太妃皆为宋人所害,将南下为国母报仇?此人是要私调大军,率兵南下?”
  狄进语气平和地道:“契丹不比我朝,我军没有后方的粮草辎重支持,无法久战,辽人擅长于打草谷,以战事养战事,若是倾巢而下,确实敢于冲击边关!”
  “但是这样的急战,便如我朝当初的北伐,太过匆忙,隐患重重,稍有不慎,便是军心动荡,兵败如山倒!”
  “萧孝穆是不会如此不智的!”
  程琳听的就是转折后面的内容:“如此说来,萧孝穆此举的目的,并非真要开战,而是逼迫辽主?”
  “恐怕还是为了安内!”
  狄进琢磨了一下:“看来辽庭斗得相当厉害了,萧孝穆要将内部矛盾外移,如果能把太后太妃之死归结于我朝,不仅可以断了契丹贵族的侥幸之心,而且也能团结内部,平息纷争,一致对外!”
  刘知谦闻言有些担忧地抿了抿嘴,这位说得如此直接,还会有人愿意在这个关头踏入辽地么?
  然而程琳与狄进相视一笑,泰然自若地道:“既如此,就更要尽早至辽上京了,请刘将军安排兵马护送,诸位将士辛苦些,随我日夜兼程,过白沟河,于契丹会猎于燕云!”
  第六百零四章 一手大棒,一手蜜糖
  大名府。
  狄进抬起头,端详着高大巍峨的城楼上,那气势磅礴的牌匾,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都君”口口相传的生平。
  屠戮据点“大名”,焚毁“记册”,从此不见踪迹。
  这里的大名就是此地,只是那个时候还未升府,但战略意义已然是防备辽国的重镇了。
  不然夏竦也没办法在短短半年内,就将大名府构建起来,作为北伐的总指挥部。
  此时此刻,他轻车简从,没有惊动守城军,一路到了大名府衙门前。
  这座府衙是新修的,之前夏竦和杨崇勋就在里面指挥前线战事,相比起开封府衙的老旧沉肃,又有一番新的面貌。
  此时府衙前站着五六个吏胥,不断翘首以盼,见到狄进骑着马,带着随从接近时,仔细分辨了一下后,立刻迎了上来:“可是狄相公当面?”
  狄进微微颔首:“不必惊动,我自入府衙。”
  “是!”
  吏胥们不敢违逆,安置好马匹,亦步亦趋地跟随入内。
  相比起狄进当年入河东,河东转运司还有些官吏,仗着并州知州韩亿之子韩纲的招呼,故意不相迎,经历了灭西夏、镇河西、知开封后,这种不开眼的下属是不可能存在了。
  何况狄进在出汴京的时候,就命信使快马来大名府,将几员重要的下属招了过来。
  不是河西的班底,而是刘平之子刘宜孙,刘平的副将郭遵。
  等到他正式入府衙,刘宜孙和郭遵立刻被惊动,几乎是一路小跑地来到正堂,激动地单膝跪地:“下官拜见狄相公!”
  当年若不是狄进点将,刘平是真的不好,在无忧洞上栽了一个大跟头,一蹶不振,再也爬不起来,可谓知遇之恩。
  此前刘平病逝,狄进虽然人无法至雄州,却也第一时间送去慰问,相比起其他冷漠的同僚,又显出人情冷暖。
  而且狄青率河西军入辽,事后的功勋也分给了北伐的宋军,这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处境,不然这群败军的将领,個个都要蹉跎许久,才能得到重新启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