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对照组不干了 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郁竹只做没看见:“卖女儿的,老家暴打媳妇的。”
  张主任看了看王秀云,知道郁竹已经初步了解过村里的情况,全瞒是瞒不过去的,索性王秀云经常在城里,知道的消息也不全,半真半假的回道:“我们村这样的人家不多,我们一个一个去吧,不过估计没什么用。”
  其实要是郁竹是一个人来的,那么刚刚的答案只会是否定的,村里没有这样子的。
  郁竹笑了笑,说道:“试试吧,有一点用也不亏。”
  趁着郁竹走在前面,张主任看郁竹没注意叮嘱王秀云:“你可注意点,别什么都说出去了,不然到时候你就等着被人戳脊梁骨吧。”
  王秀云兴致不高,声音低落:“张姨,我总不能因为怕挨几句骂就看着这些人进火坑。”如果让她自己去做这些事,她承认她不敢,但是现在有人把困难都接过去,她不过带带路,说几句话,这都做不到的话,那她的良心会受到谴责。
  村里的人爱骂就骂吧,这么些年,她被骂的还少吗。
  张主任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儿,叹了口气:“哪儿有那么简单。”想她刚当上妇联主任的时候,也是雄心壮志。
  不过没多久就被现实打破了,没有人会因为她的几句话就良心发现,改过自新。
  反而不断地有人上门去骂她,最后她婆婆娘家妈都上门劝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间久了,她也随波逐流认可这个方式了。
  不然能怎么办呢,父母不慈就不认父母,断绝关系?婚姻不幸的就离婚?先说父母不慈,真断绝关系了,这个村子就没她的落脚地儿了,人人指点不说,还有小混混看她孤身一人就想占便宜的。
  再说离婚的,离婚以后她们能养活自己不,会不会受到社会歧视,还有孩子怎么办。
  这里面的问题太多了,方方面面的。
  很明显,此时郁竹满腔热血,原本生活的环境脱离了农村这个大环境,而原主又被保护的太好了,记忆力没有这一段,导致她虽然有一点认知,却不知道这条路到底有多难。
  她们走的第一家,就是招娣家。
  张主任敲门好半天,才来了人慢慢悠悠地把门打开,招娣娘扫视了郁竹好几眼:“张主任啊,这是谁啊,你们来找我做什么?”
  郁竹被扫视的很不舒服,回忆向青柏凶狠的时候眼神是什么样子的,凌厉地扫了招娣娘一眼。招娣娘被这一眼看的害怕,不敢再继续用扫描货物的眼神看她。
  “春花,之前和你说的刺绣和妇联宣传,你们家谁去。”招娣的娘叫春花,别看现在凶神恶煞,满脸横肉,看上去不好惹的样子,实际上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清秀佳人,对得起她的名字。招娣就是继承了她的长相,才能卖个好价钱。
  第41章 第一次宣讲
  “都没空呢,张主任,你叫别人家去吧。”春花不爱听这些大道理。也不愿意招娣去听,上次扫盲就是招娣非要去,回来以后就没之前听话了。
  张主任对这个回答没有任何意外,看了看郁竹。
  郁竹主动向前一步:“这次有一半的时间会教刺绣呢。”
  “乡下人,哪里用得上那些花里胡哨了,还不如给我们发钱。”
  “那你们不去也行,听说这次讲的刺绣有压箱底的秘诀,越少人知道越好,这要是有点子基础,再学学,到时候还能传给子孙后代啥的。”郁竹刚刚扫过院子里的房梁,上面挂着的一件衣服绣了小花,决定赌一把试试。
  反正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更坏了。
  而且这句话也不光是对春花说的,还是对门后的招娣说的。
  郁竹和张主任王秀云去了下一家,只留下门后不敢发出动静被发现的招娣,以及听完郁竹最后一句话有点纠结的春花。
  人就是这样子的,别人非要叫你去,你会觉得有坑在等你,坚决不去。但是一旦别人不强求,你又会觉得都去你不去就亏了。
  接下来几户人家照样不顺利,有些门都不开,有些听张主任说完就啪的一下,把门关了,像春花这种,在里面都算是态度好的了。
  反正一天走下来,郁竹对工作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妇联工作的推进,任重而道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